本版导读
诸葛亮过于明察
谢求成在《江海学刊》第三期发表文章说,诸葛亮是比较能“选贤任能”的,但也有一定的偏颇之处。王夫子评诸葛亮过于“明察”。“明察”太过,容易产生三大副作用:第一,容易将谨小慎微的“驯服工具”当成上品,殊不知此类人才,守成尚可,创业不行;第二,使那些“智略果毅”但不拘小节的干才得不到大用;第三,容易使那些“外饰而中朽”的小人得志。
在选拔人才方面,诸葛亮似乎有点偏爱那些谨小慎微、喜欢做表面功夫的人,而对那些确有特长、但有眉有骨的雄才,却往往因小弃大。例如,抓住魏延“不肯下人”的缺点,始终用而不信,致使军事上失去“股肱”之助。廖立这个可与庞统匹敌的良才,长沙一失,便处之“闲散”,发了几句牢骚,即被放逐。由于在选拔人才上偏颇,使得西蜀的大小官员,谨小慎微的“老实头”居多,搞得诸葛亮自身出将入相。茕茕孑立,生前忙得吐血,死了后继无人。
摘自《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