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四化开发智力资源
——本报记者来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职工教育事业,很多工厂企业为青年职工学习科学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我们在采访中,也听到不少青工诉说他们在学习中碰到的一些困难,有的单位的领导甚至给他们设置了一些障碍,使他们感到十分苦恼。
西安有一家工厂,自立了一些规定:只准干部上电大,不准工人上。谁要上,就要扣发谁的工资和奖金。有一位曾荣获全省摔跤冠军称号的同志,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到不能老去摔跤,想学一点技术知识。考入电大后,竟被扣发了工资。还有一个工厂,规定只许在本厂上夜大,不许在外面上。这个厂有三名职工在厂外夜大已上两年,所学专业与工作完全对门。他们白天完成生产定额,晚上参加夜大学习,每天晚上睡觉大都在十二点以后。就因为不符合本厂的规定,在十月份评定二、三季度生产奖金时,竟被扣发了全部奖金。宝鸡某工厂有五名职工要求报考电大,经批准参加考试被录取后,厂领导却以“生产任务重”为借口,不准他们去上。说什么,如果一定要去,按事假办理。还声称:“假若你们要往上反映,将按职工奖惩条例来处罚。”
中央曾经明确指出:“职工教育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的可靠保证,它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有极其密切的联系。”那为什么对迫切要求学习的青工进行刁难呢!是这些人表现不好吗?据记者了解,这些同志当中绝大部分是本单位的先进生产者,许多还是党团员。他们都有一颗迫切要求上进的心。他们是为四化建设而求学。问题是我们某些企业的领导同志,缺乏干四化的胸怀,站在狭隘的立场上去看问题,把学习和生产对立起来。工厂企业完成生产任务固然是重要的,而职工群众焕发出来的学习积极性难道可以忽视吗!关键在于怎样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只有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出来了,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了,生产才能得到更快的发展。我们认为,企业领导在抓好生产的同时,要积极组织、鼓励、支持职工学科学,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