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3年01月11日
头版
01

厂子虽小前途大 一点不比国营差

本报讯 西安市新城区太华路车辆修造厂是个很不起眼的集体小厂,然而厂里的许多青工却多次放弃顶替、招工的机会,自愿留下。有人说他们不去捧国营的“铁饭碗”是傻瓜,他们自豪地说:我们厂子虽小前途大,一点不比国营差。

请看,这个在八〇年由几名退休工人凑钱办起的小厂,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人员已有一百五十多,车间已有机加、木工、钢窗、钣焊等五个,机器已有九十多台,服务项目已由加工汽车零件发展到给“彩电”制作高难度的“超静板”,利润已达三十多万元,职工平均月工资已达六十四元,最高的一百零三元。最近,这个厂已被新城区正式接收为集体企业。他们计划,今年的产值将比去年翻“三番半”,进一步改善职工的劳保福利待遇。

红火的生产状况,使来厂就业的一百五十多名青工看到了光明的前途。青工陈静的母亲从国营企业退休后,曾几次催她去顶替,小陈坚决不去。去年她又放弃了统一招工的机会,决心在这里扎根。二十九岁的赵济舟,原是市镰刃厂的工人,在这个厂帮助工作一段后,主动向原厂申请退职,来到这里工作,并担任了机加车间副主任、见习技术员,每月基本工资七十二元。他现在逢人就说:“集体小厂,前途无量。这一点,我小赵是瞅准啦!” (胡居成 张颖)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