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位立志改革的好厂长
永祯 德林 继光
在宝鸡市,在省石化系统,人们传诵着宝鸡石油机械厂厂长曾慎达胸怀四化、立志改革的事迹。大家向记者提供了一件件感人的事情,赞扬他是一位有胆识、有作为的好厂长。
勇于改革
曾慎达建国初大学毕业,一九七八年出任石油机械厂厂长。担起领导六千名职工的大型企业的担子,老曾深知责任重大。怎样才能办好这样的大企业?他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毅然提出将企业管理体制作为突破口进行改革。在厂党委的支持下,全厂迅速开展了一场改革活动:
原来的分厂一级建制被撤销,四级管理改为三级管理,一下精简了八十多名行政人员。管理层次减少了,办事效率提高了。
党委领导下的长负责制和干部、工人的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迅速建立,不断完善。每个部门、每个职工都有明确的职责范围,过去那种互扯皮、“踢皮球”的现象少多了。
尊重知识,提倡科学管理。在他的倡导下,学科学、学管理的空气日益浓厚,连一些过去甘居“大老粗”的人也捧起了书本。
改革的劲风,给这个老厂注入了活力,全厂各项工作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大家都赞誉老曾抓改革这招棋看得远、走得好!
举贤荐能
曾慎达觉得,爱创四化大业,就不能学“武大郎开店”,而是要举贤荐能。出任厂长后,他向党委推荐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内行干部,使全厂十六个基层单位都至少配备了一名知识分子担任领导。
有一位技术干部在“文化大革命”中调到外地去了。尽管他过去对老曾有意见,但老曾却依然认为他是个人才。老曾任厂长后,不计个人恩怨,又千方百计将他调了回来,并把他提为副主任工程师、研究所副所长,还送他到国外去学习。在抽油机设计、试制过程中,这位干部立了一功,老曾又按厂长条例规定,给他晋升一级工资。大凡知道此事的人,无不为老曾的宽阔胸怀而叹服。
二车间生产一度上不去,老曾向党委推荐一名非党知识分子去担任车间领导。他对这个同志说:“你能不能扭转这个局面?敢不敢立下军令状?”并说:“这决不是封官许愿!我不会给你任何好处,只能叫你更加辛苦!”这个同志上任后,果然扭转了车间的局面。
挑选非党干部担任领导,也曾遭到一些人的非难。然而曾慎达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向党委推荐的是有本事的行政领导,又不是配备支部书记!为什么就不允许非党干部为四化挑重担呢?”由于老曾的大声疾呼和党委的重视,这个厂—大批科技人员正在为四化大显身手。
有胆有识
曾慎达上任后,曾先后到美国和罗马尼亚考察过。两次考察,对他触动很大。她决心在两三年内使本厂一些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入国际市场,为中华民族做出贡献。
人们知道,搞新产品,既要花钱,又要担风险。然而,曾慎达却说:“要发展就要有胆有识,小脚女人干不了大事,瞻前顾后搞不成四化!”他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起草了一份产品开发规划,然后就一步一个脚印去干。他满怀信心地说:“有厂党委和广大职工的支持,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假如实现不了,我一定下台,主动让贤!”
五年过去了,曾慎达干得怎样呢?请看以下事实:
这个厂生产的吊环荣获了国家金质奖!
这个厂的抽油机和吊环获得了美国石油学会APH会标的使用权,其中抽油机还远销美国。
这个厂生产的丝扣规获得国家银质奖,去年又签订了向美国出口二十二个品种的合同。
这个厂生产的A型机架达到国际水平,填补了我国石油钻采设备的一项空白!
从一九七九年到去年,这个厂为国家上交利润、税金二千九百多万元,被评为大庆式企业、全国企业管理优秀单位……
这一项项振奋人心的成果,凝结了曾慎达的多少心血啊!而今,老曾又满怀信心带领全厂职工向新的目标迈进。我们预祝他在新时期里再作新的贡献!
曾慎达同志(右)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研究新产品的质量问题。 魏建英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