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3年02月22日
头版
01

对待知识分子为何这样无情!本报记者 积智 潘飞

在西安市中心医院,我们含着悲酸的泪水观看了外科主治医师张玉印同志的住处。一个病房底层楼梯间,过去一直是堆放痰盂、马桶的地方,而今就是张玉印与他的在这个医院当护士的妻子及十四岁的姑娘、十一岁的儿子的住处。在这个仅有三点七七平方米的使用面积里,夹挤着一米多一点儿宽的一张床。梯形的斜坡象一把钳子似地张着口,他们只好小心翼翼地插着进,钻着出。一些零碎的东西在床下塞满了。只能容一个人侧身而过的小道上,放着米、面、油、盐等。住进这个房子,他们从不敢把亲友领进来,担心亲友会说他们是囚犯。……

记者目睹耳闻,实在为之心寒。这位曾给不少病人挽回生命而受尊敬的外科主治医师,竟栖居在这样一个楼梯下,不时被脚踏震动,昼夜难以入睡,长期过着煎熬的生活。是这家医院住房紧张?还是这位六四年医学院毕业、“文革”中被“流放”十年的主治医师不够条件?医院里不少人告诉记者,住房固然紧张,但有人并不具备住房条件,却分到了理想的房子。有一个行政干部,住进了九平方米的房子没多天,又搬进了二十平方米的房子里。内科一个刚刚由学校分配来的单身汉,不知有啥门道,马上分到了十二平方米的住室,后又转搬进二十多平方米的房内,原住房至今未退。……这些情况,真使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医院里的医务人员们非常同情张玉印夫妇的处境。他所在的外科和他爱人所在的口腔科的领导人,找过院领导数十次,然而至今无济于事。

张玉印觉得,愈找领导愈有一股冷风吹来。他心灰意冷了,索性不找了。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张玉印夫妇还是刻苦钻研业务,对患者精心护理治疗,将一批批患者治愈出院。张玉印的爱人雒琳同志六五年从西安卫校毕业,来这个医院当护士,曾多次受到表扬、奖励。他们从不居功自傲,也从不为自己的住房与领导争执。每当孩子说起别的同学家学习条件怎么样的好时,张玉印夫妇总是耐心地劝说一下,然后背着孩子抹泪水。有天半夜,张玉印下床上厕所,返回后看见儿子仰面“舒舒服服”地躺着,占了他的位置。他没有惊动孩子,含着眼泪捧书读到天明。……

至今,张玉印一家在楼梯下已经居住一年零四个月了。请问何年、何月、何时,才能妥善解决这位外科主治医师一家的住处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