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技术标准
标准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之一,它的作用范围,涉及到各个领域,成为组织与管理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标准的经济效果对于改善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简化设计,减少原材料消耗,降低成本等方面都有着显著作用。因此,标准化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综合性科学。
技术标准对工农业产品、工程建设质量规格及其检验方法等所做的技术规定,经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后,便成了人们从事生产、建设的一个必须遵守的、共同的技术依据。在当代,技术标准的新陈代谢比较频繁,因为它要随着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改变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作为一种规章性的技术文献,它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
我国的技术标准级别分为三级: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是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标准,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其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的说明,技术要求,检查与检验方式、包装等规定。
部颁标准是全国各专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标准,由主管部门制定发布并上报国家科委或国家计委备案。
企业标准指在尚未发布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的情况下,由各企业发布,并在企业内部或若干企业间需要统一的技术标准。
(王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