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进一步树立尊重教师的风尚
本报评论员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一个重视教育,尊重教师的社会风尚已经兴起。现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非常高涨,他们对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造就各种专门人才,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一代,正在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然而,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忽视教育,轻视教师,特别是轻视小学教师的心理,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并未完全消除,甚至还有侮辱、殴打教师的现象,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严重关切!
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不把科学技术搞上去,不把教育搞上去,是建设不成的。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教师的重要作用,高度评价他们的贡献。小学教师是从事培养下一代的打基础的工作,更应该受到社会的重视。尊重教师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进一步树立尊重教师的社会风尚。
教师是知识分子队伍中的组成部分,而工人和知识分子又都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工人和知识分子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弱点,都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工人和知识分子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团结,取长补短,密切合作。目前,有些工人还有低估脑力劳动、低估知识分子作用的现象,这是不利于团结合作的,我们一定要切实加以注意。
实践证明,开展“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是教师学习共产主义的自我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方向对头,很有成效。这项活动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发展还很不平衡。我们要把这一活动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取得更大的成绩。
各级工会组织应该把教师做为自己工作的重要对象,努力做好对他们的工作,为他们说话、办事,使工会成为名符其实的“职工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