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3年05月24日
第2版
02

赞扬和谴责

——写在一位旅客负伤被救活以后

四月八日晚八点多,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室门前躺着一位满面鲜血、昏迷不醒的男性青年。

这位青年是急救站送来的。按说,医院的医务人员应该投入紧张的抢救工作。可是,他们竟拒绝抢救。在群众的再三要求下,医院才给打上葡萄糖液,答应研究一下。

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了,受伤青年头上的鲜血不停地流着。医生不看不管。围观者焦急万分,爱莫能助。混乱中,有人竟然从受伤青年的手腕上卸走了手表。

夜晚十点多,西医二院的一位似乎很有点职权的人来了。人们满以为他会发点慈善,谁知,这人却说“不救”。理由是:受伤者没有家属护理,没有钱,夜晚手术费人力。要叫把这受伤青年抬走。

围观群众愤愤不已,有的表示愿意承担药费,可医院仍不肯。这时,有四位互不相识的女青年一商量,便协助急救站的赵司机和邹医生将受伤者送往西安市中心医院。

只是地点的变更,而中心医院的医务人员却很快投入了抢救工作。时过零点多钟,受伤青年慢慢地苏醒过来,望着这些陌生人,双眼湿润了。经询问,他是从上海来西安旅游的,叫杨百姚,由于赶火车返沪,不慎在车站摔伤。……

青年人得救了。应当说,急救站的赵司机和邹医生是可敬的;那四位互不相识的女青年是应该赞扬的,他们是:西安友谊商店张莉,西安市第二汽车配件厂陈琳,陕西精密合金厂陈惠玲,以及只说自己是西安仪表厂的一位女青年。西安市中心医院有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高尚的。而那些见死不救的人,应当受到道义的谴责;至于趁火打劫的人,又是多么卑鄙可耻! (沙沙)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