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3年11月11日
第4版
04

电工城的早晨(散文)

西电公司 王黛

清晨,我沐浴着七彩朝霞,夹杂在上早班的人流中,沿着宽阔而平、坦的电工城大道,向工厂区走去。极目远眺,只见马路两旁,厂房四周,到处是挺拔的白杨,妩媚的重柳。十里电工城,花团锦簇,鳞次栉比的厂房,掩映在绿色的海洋里,犹如公园里的亭台楼阁,春意盎然。身旁春潮似的人流中,既有年富力强、才华横溢的中年知识分子,和老当益壮、威风不减当年的老一辈“电工城人”也有热情泼辣的“黄毛丫头”和初出茅庐的楞小伙。他们一边迈开大步飞快地走着,一边盘算着在这新的一天里,怎样为祖国的四化大业贡献力量。看着眼前这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不禁浮想联翩。

五十年代初,党决定在这里建设一个电工城,敬爱的周总理一声令下,一支支开拓者的队伍,立即浩浩荡荡地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开来。他们在这里扎下了第一座帐篷,升起了第一缕炊烟,踩出了第一行羊肠小径。

今天,当年的开拓者已经两甏苍霜,昔日的荒原已经变成闻名全国,专门研究、设计和制造输变电设备和电热设备的基地。产品从只有几克重的半导体元件,到重达二百四十吨的大型变压器;从比头发丝还细的高强度漆包线,倒闭三层楼还高的电弧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已有五十大类,一千多个品种,电压等级也已从十千伏提高到五十万扶。这些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需要,而且远销四大洲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为祖国换来大笔外汇。

电工工城是值得赞美的,然而我觉得更值得赞美的,是电工城的建设者。是他们,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哺育电工城成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象火山一样爆发出来,短短几年,就建先后试制成功了七十五吨电弧炉,三十五万伏串联补偿电容装置,精度为万分之一秒的稳压电源,五十万伏高压开关……全部是全国第一的!

我望着眼前这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十里电工城,心中不由得涌起了一股激情……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