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八棵松与海棠树(散文)
西电——中戴磊
“菊香书屋”是毛泽东球同忠在中南海的故居,它的庭院,深植着八棵松柏。松树虽不十分粗壮,却是将身崛起,一直向天宇伸展,远远高出颐年堂的檐牙。我去的当儿,虽然季节早了些,树下没有菊,然而绿草萋萋,却也洁爽宜人。
一墙之隔的颐年堂原是中央首长开会的地方,但是一到夏天,几把藤椅,数张小几——八棵松下却是毛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和邓小平、陈云等同志更加理想的“即兴会址”。八棵松永远铭记着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聚会时开怀谈笑、神采奕奕的风貌!它不愧为主席呕心为民的见证,如今,它们依然忠实地卫卫着故居,似乎和书架上数不清的书匣、卷轴以及主席散置在榻前、枕边的书卷在轻声地交谈,深情地回忆。
离居室不远,还有几株海棠树?树儿不过一人多高,我去的时节了,见它结出了累累果实。这不是极普通、极常见的树吗?想起在家乡,几乎漫野都是啊!
据工作人员介绍,主席生前常到这里散步,有时就饶有兴趣地止步树前,慈祥地与警卫战士谈心,还风趣地自请当警卫战士学文化的“名誉校长”。海棠树的果实不大,称不上是什么正宗水果,然而它果实繁茂,醇香耐久。如今,故人虽去,海棠依旧,穿过朱户的风依然为主席的窗下、案前送去弥漫的清馨。
我忽然想起了美国埃德加。斯诺先生的夫人洛伊斯的一段回忆。她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头一个、也是持久不变的印象是——他深信池一定能恢复中国在历史上的伟大,给中国人民(那怕是最穷和地位最低下的人)带来新的自尊心。但他并不宣称自己掌握了最后的真理,他有一次说道,在人类知识的长河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哪个人能够掌握绝对真理……
谁能不折服于那光辉的形象和这挚诚的分析呢!
我深深地敬仰八棵松,它们无声地耸立,志在霄汉,显示出何等英雄的气魄!
我由衷地赞美海棠树,春天开着粉白的小花,夏天挂满青白的果实,宽厚平易而富有感染力,这又是多么谦虚的风度!
八颗松与海棠树啊,我爱你们,正因为你们完美地象征和体现了——凝聚在一个伟大人物身上的高度和谐统一的两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