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个为职工造福的厂办饲养场
在陕南秦岭山区,有一个初具规模的厂办饲养场。这里,鸡舍牛栏排列整齐,布局合理,冬有暖气,夏有冷风,各种卫生设施基本齐全。这就是国营四四〇一厂饲养场。
这个厂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各种食品供应比较缺,职工们常常为排队购牛奶、赶集买蛋而发愁。为了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厂里于八〇年拨出一部分专款,决定在一块靠山的斜坡地上办个饲养场。厂生活科组织职工拉上板车四处收集半截砖头和废旧材料,自己动手平整场地搞基建,很快建成了两间五十平方米的简易鸡舍羊圈。不久,又从外地购回了八只奶牛和一千五百只小鸡。为了抓好饲养,生活科的老科长崔宝锷带领职工,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从饲料配合加工、饲养技术,到卫生灭菌、疾病防治,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制度,当年即生产牛奶三万三千八百余斤,产蛋五千六百余斤。
为了进一步办好饲养场,厂生活科引进了日本大平二号蚯蚓,改变了饲料单调、营养缺乏的情况。同时,还办起了配种室和小鸡孵化室,解决了鸡、牛的纯种高产问题。现在,这个饲养场养奶牛十一头,产蛋鸡二千多只,四年里共产鲜奶十六万四千余斤,鸡蛋八万六千余斤,肉鸡一万三千八百余斤,价值十四万五千余元。(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