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感谢您,刘晓霞同志”
九月时一天,宝鸡石油机械厂打字员刘晓霞收到一封来信,信皮上写着“陕西师范学院”寄。可小刘在这里并没有认识的同志,当她怀着疑惑的心情拆开信后,才明日了情由。
原来,八二年二月,小刘从当月的《陕西青年》杂志上,看到一篇《当她要退学的时候》的通讯,文中介绍的蒲城县孙镇中学女学生孙焕巧,由于父母长期患病,四个妹妹上学,家中生活困难,无人照料。就在她无法继续上学的时候,当地学校和同学伸出了温暖的双手,帮助她继续学习下去。刘晓霞心想:“我虽然不认识孙焕巧同学,但我们都是同时代的青年,我应该尽力相帮才对。”当时的刘盼霞还是个学徒工,经济上并不宽裕,但她,还是将平日节约下的二十元钱和四十斤粮票,寄给了孙焕巧同学。这件感人的事情,当时谁也不知道。
时隔一年,孙焕巧同学经过发奋读书,终于以五百四十分的好成绩,考上了师范学院。当她把这喜讯用这封感谢信告诉刘晓霞时,小刘助人为乐的事迹,也随着在宝鸡石油厂不胫而走。 (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