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4年02月17日
头版
01

奇峰险道阶级情

——记青年工人李瑞根华山抢险救人的事迹

□ 作者 庞文清

庞文清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部分学员在华山抢险救人的英雄事迹,象春风送暖传遍了祖国大地。这里,我向读者介绍的,是一位普通的青年工人、共产党员李瑞根,在这次抢救遇险游人中的英勇行为。他以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献身精神,和四医大的学员一起,在西岳奇峰险道上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凯歌。

去年“五?一”,宝鸡市机电设备公司青年工人李瑞根和爱人小雷一起游览华山。他们从四月三十日中午出发,连夜爬了约三十里的崎岖山路,终于攀上了“奇拔峻秀冠天下”的西岳华山。到五月一日傍晚,开始下山时,他们已是两天一夜没有睡觉了。饥饿和因倦缠绕着他们,恨不得一下子飞下山去,好好地睡上一觉。这时,忽然从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唤声:“同志,请让一让,请让一让!”李瑞根回头一看,只见几位军人互相搀扶,背着一位脸色苍白、神志昏迷的女青年,艰难地向下走来。

这位昏迷的女青年是陕西第一针织厂的工人,名叫陈聪玲。她原来就患有低血糖病,加上过度疲劳,昏倒在二仙桥畔。四医大的几名同学发现后,立即抢救,可是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必须尽快救出山外治疗。从山上到山下还有二十多里路,山路崎岖,同学们商定:就是背,也要把病人背下山去。当李瑞根见到他们时,发现背人的那位学员已经累得脸色发青,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李瑞根连和爱人打个招呼也没顾上,立即迎了去,说:“同志,快来换一换,我的身体好。”说着,就把病人接了过来。小李背着病人才走了不远,那触目惊心的千尺幢就横在了他的脚下.这里是攀登华山的天关险道,五百来米长,陡峻的崖梯,好象一架长梯镶嵌在悬崖峭壁上,即使一个人空身而下,也要紧握铁索,稍一疏忽,就有翻下悬崖的危险。然而,李瑞根却要背着一个昏迷不醒的病人,从陡壁的崖梯上走下来,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四医大的同学为了保护患者和小李的安全,两名学员走在前面。一手抓住铁索,一手撑扶着小李前倾的身体。另外两名学员走在后面,把背包带连结在一起,系在小李的腰上,用力拉着,减轻他向下的惯性冲力。就这样,李瑞根和四医大的同学互相交着背负病人。他们为了抢救阶级姐妹,自动形成了一个战斗的集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华山的奇蜂道上展现了八十年代青年崭新的道德风貌。 (下转第二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