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4年03月02日
第3版
03

杰出的发明家一马钧

贾培熙

有“天下之名巧”美誉的马钧,是一千七百年前,三国鼎立时魏国扶风(今陕西省兴平县)人。他自幼聪颖敏慧,留心观察事物,厌嫌空谈,崇尚实干。在科学技术方面,毕生有很多革新创造。

我国是最早使用提花织机的国家。但早先的织绫机,构造复杂,费时费力。马钧将织机原先五十蹑、六十蹑的综絖运动机件,统统改为十二蹑,使工作效率提高了四、五倍,促进了丝织业的发展。

马钧关心农业生产。他在京城洛阳做官之时,因见农家浇田困难,便煞费苦心,制造了一种“翻车”(龙骨水车),这种状似链式唧筒的灌溉机具,效率很高,能够连续不断地提水。而且轻便灵活,连儿童都可以使之运转,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之一,而且直到现在,仍在一些地方使用。

马钓在传动机械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曾利用差动齿轮机械构造原理,制成双轮指南车和转轮发石机。前者,无论车子行进的方向怎样变动,其上站立的木人,始终手指南方。后者,是军事技术上的重大成就。交战时,机上齿轮转动,将悬坠砖石的绳索,按一定的节奏陆续割断,使石块顺势抛射到数百米远的地方。马钧还改造过一种杂技器械,叫做“水转百戏”。在器械上暗设机关,借水力发动,可使上面的木偶,翩翩起舞,擂鼓吹箫,抛球掷剑,磨米斗鸡,叠罗汉,走绳索,翻筋斗,作种种情趣盎然的表演,丰富了当时人民的文化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