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4年04月10日
第4版
04

神剑文学会部分会员谈《开拓者》征文

最近,红安公司、航空工业部试飞中心、红旗机械厂、宝城仪表厂、庆安机械厂、秦岭电工厂、新征机械厂、红原锻造厂等一百四十多名神剑分会会员,就《开拓者》征文展开评论。工人同志们说,《开拓者》征文办得很及时,繁荣了职工的业余文学创作,活跃了职工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两个文明”的建设,同时也为我省广大业余作者提供了发表作品的园地。

征文中不少作品思想内容健康,艺术表现手法运用得当,塑造出一批改革者、实干家、明白人和维护工人利益,替工人说话的干部形象。这批作品的特点是,反映现实生活迅速,时代感强。例如,从反映领导干郊端正党风,先从我做起的有《厂长的美学启示》中的辛厂长;《不立军令状》中,不泛空谈,注重实干的王厂长;《六家院轶事》中,心中只有工人群众的厂长;《新局长的办公室》中,用科学技术武装职工,调房换牌的高局长;《书法》中,不吃拍的王书记;《同心》中,一心为四化的沈厂长;还有《搬煤》中醒悟的刘局长以及《招聘》中,认为“外地和尚会念经”的守旧厂长。这些,无不反映了当前广大职工的所爱、所恨、所急,热情地歌頌了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

作品来源于火热的生产第一线,来源于基层,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工人同志感慨地说:“好多作品里的人和事,我们都很熟悉,就在我们身旁但又不完全象。”红安公司的一位老工人刚提起他读过的小小说《屋檐下》,立即得到许多人的响应,大家七嘴八舌地说: “这篇小说我们不但读过,而且还互相传递过。写得好!它是一篇揭露以小人度君子的好小说。很多人都想读,还为找不着报纸着急哩!”《新来的瓦工班长》中的女存业青年和班长的对话,句句掷地有声,不胫而走,对工厂的业余作者今后如何运用语言,有很大启发。

《于老头醉酒》,酒后吐真言,艺术技巧极为巧妙;《棉花包起火》,退休老工人的鲜明性格,使人肃然起敬;《夜话》语重情长,引人沉思;《憨娃》憨得可爱;《拿一把》令人捧腹;《换鞋》韵味淡雅,寓意深刻;还有《抢妈》、《死也记着她》、《春夜》、《山影》、《拉平板车的小伙》、《沉思》等等小小说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说:写的都是咱自己的事,到底是咱自己的报。

大家认为这次征文不足之处表现在,“开拓者”开掘的面不太广,生活琐事多,反映广大科技人员生活的作品少,有些作品还缺乏深度,缺乏生活基础,真实可信性较差,有编造的痕迹,并对一些常见报的老作者,作品出新不够理想。 (王震学)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