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4年04月24日
第3版
03

琢玉匠心

——记全国优秀工会积极分子李建平

大荔县副食公司工会干部李建平,是个干了三十年的“老工会”。本单位一些青工的缺点比较多,有的人便说他们是“不成器的顽石”;而老李却不这么看,他认为这些年轻人是“瑕玉”,只要引导得法,精心琢磨,便可以成器。青工小尹,是从部队复员后顶替当营业员的。他开始觉得“当了几年兵,落了个顶班工,白天看人脸,晚上要熬眼”,一度思想消极,不安心工作。老李。便主动和他一起站柜台,一起送货下乡,对他言传身教,循循善诱,使小尹认识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只有职业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小尹谈了几次对象,女方都嫌他是营业员而告吹,老李便设法为他引线搭桥,使小尹的婚姻问题得到解决。就这样,小尹的心终于被点燃了,去年还受到了公司的表扬。

这个公司还有一个女徒工小王,一度追求奇装异服,不思上进,人称“业余华侨”。八二年学徒工期满后,她被延期转正。小王想不通,大哭一场,吞服了大量安眠药自杀。多亏抢救及时,才得脱险。为了帮助小王进步,老李多次找她谈心,用火一般的热情感化她。为了鼓励小王树立生活的勇气,正确地对待人生,老李还特地推荐《高山下的花环》、《闪光的生活道路》等书让她学习。在老李的耐心引导下,小王开始转变,在本县商业系统组织的业务技术竞赛中,她还获得了搓麻花第一名,包点心第二名,去年还参加了公司的读书讲演会。

为了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青工的心坎上,老李总结多年的经验,给自己提出了旷工必访、受奖励和受批评必访、家庭不和必访、天灾人祸必访等“十个必访”,尽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老李过去仅上过三年学,但去年为了帮助青工们学好文化课,他还和年轻人一起学习,一起做作业。他还自己动手翻阅资料,还到外单位投师请教,用二十多个昼夜整理编写了一本三万字的《语文知识参考资料》,以后又编写出了十二万字的《副食品商品知识》.一书,解决了当时急需学习材料的燃眉之急。

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在老李的启发引导和言传身教下,这个单位青工文化补习考试中合格率达百分之九十四,在县商业局组织的技术竞赛中夺得了十二个第一名,全公司的一百多青年职工中,现在已有三十四名提拔到领导岗位或成为业务骨干。

本报特约记者 江长录

积令插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