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4年05月11日
第4版
04

“秦腔正宗”李正敏

黄河

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正敏(1915年—1973年),是一位造诣很高的以男扮女的旦角演员,专攻“青衣”。他独特的演唱风格,被群众称赞为“敏腔”,并誉为“秦腔正宗”。他是陕西省长安县人。十二岁时,入西安“正俗社”学艺,在著名秦腔青衣、花衫高登岳、党甘亭(雅号胎里红)的精心培养下,技艺进步很快。后来,又受到许多秦腔名伶的艺术影响,二十岁左右,即在艺术上取得卓尔不群的成就。广大群众争相赞扬,群起拥戴。一九三五年上海“百代公司”曾灌制了他演唱的《探窑》、《赶坡》等八张唱片,传播国内外。一九八〇年元旦,他的家属还收到国外听众寄来的贺年片。他在光彩照人的四十六年艺术生涯中,成功地塑造了许多鲜明的舞台艺术形象。其中《五典坡》、《二度梅》、《二进宫》、《玉堂春》、《黛玉葬花》等戏,更是脍炙人口,不胫而走。王绍猷先生在“秦腔记闻”中称赞他的唱腔是:“余音袅袅,回肠荡气,歌喉婉转,耐人寻味”。

他在唱腔艺术上,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广采博收,独辟蹊径。他严格地从人物性格出发,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刻苦钻研,精心琢磨;在唱腔旋律上,充分发挥自己中、低音之长,创造出别树一帜的声腔艺术。他的唱腔实而不华,蕴蓄典雅,疾徐流畅,气势圆浑。在发音上,他是真假嗓互用,头音、鼻音、口腔音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既有浓郁的秦腔风味,又赋于唱腔以强烈的个性色彩。其鲜明的特点是;“刚中见柔,柔中寓情,情中含巧,巧中生色”;演唱方法虚实结合,巧妙运用,低处有音,高处有声,抑扬顿挫,千折百回,慢而不散,快而不乱。既以清脆、圆润、细腻、严谨见长;又以优美、饱满、朴实、深情出众。特别是他革除了“哪咿呀哈”等虚字拖腔的俗套,创造出以字行腔归韵、朴实自然的演唱方法,对秦腔唱腔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