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文明窗口”拂春风
在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宽敞的候车室内,旅客来来往往,工作秩序却井井有然。笑容满面的车站服务员,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旅客提出的各种问题,热情地为他们提供各种帮助。搭乘长途汽车的省内外旅客,无不交口称赞这个车站是“文明的窗口”。
这个去年十二月刚刚交付使用的新建车站,连接着全省四十多条线路和五百多个站点,是目前西北最大的营运单位。由于目前是边基建、边营运,加之工作人员来自四面八方,车站面临不少困难。但新组成的站临时党委,从这个实际出发,感到每天要使七千旅客满意来,高兴走,就要抓好服务质量。于是,站上除了设立正常的服务项目外,又开展了“我为人人,优质服务”活动,使站内服务形成“一条龙”,让旅客一进车站门,就有人管、问、帮、送。在候车室内专设了“服务台”、“供水点”、“售报组”、“医疗箱”,时常送水问诊到旅客前,并廉价销售“晕车药”,使出门在外的旅客,学习、喝水,治病有人照顾。
新建车站地盘大,又加之还在基建,作业不能按设计流程正常进行,不少外县来的老弱病残旅客,买票候车很不方便。站客运室就设立了“重点服务组”,挑选有经验的服务员,作好重点照顾,帮助解忧分愁。一天下午,候车室内有位四十多岁的残废人,拄着双拐来回转悠,快要下班的青年服务员宋西军看到后,就主动上前询问。原来,这位旅客是从“西峰”来的,到西安要转乘火车去河南洛阳,可他一个残废人,又带着三个大包袱,十分不便。小宋听后,安慰他不要发愁,换了件工作服,就直奔火车站找到值班站长买到了当晚的车票,又帮着把这位残废旅客送上了火车。今年五月,这个站开展的“我为人人,优质服务”活动,就收到省内外旅客一千一百二十四件表扬信稿。
本报记者杨根年张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