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铁一局大胆进行改革卓有成效
去年至今,所属十八个生产单位无一亏损。与铁道部兄弟工程局相比,实际利润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最高
本报讯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铁道部第一工程局创造了二十年来从未有过的好成绩。去年至今,这个局所属十八个生产单位无一亏损,全局实现的利润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是铁道部九个工程局中最高的一个,受到了铁道部的通报表扬,并被评为先进单位。
这个局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在去年放权的基础上,又在经营计划、干部管理、人事劳动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和机械设备管理六个方面给基层单位扩大了十七条自主权,使责、权、利紧密结合,增加活力。
——改革机构体制。一是对局属、处属的七个单位在不改变所有制的前提下,采取集体企业的经营方式,自负盈亏。二是编制生产工人定员标准。去年到现在,共压缩二、三线职工四千七百多人,把其中二千八百多人充实到生产第一线。从而改变了过去存在的“一线紧、二线松、三线肿”的不合理局面。
一实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责任制,使工资、奖金与经济效益挂钩,调动了职工劳动的积极性。第一工程处承担修建的山西侯马至西安的下迪大桥工程,原计划七个月完成,采用这个办法后,人员减少一半,施工质量提高,平均超定额百分之三十二点九,工费降低百分之十四点九,提前一个半月完成了建桥任务。
一全局从去年开始实行以岗定人、以岗定责、以责记分、以分记奖的经济责任制,使奖金分配有了科学根据,既能克服奖励上的平均主义,又可杜绝滥发奖金的现象。
一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规定局机关各处(室)对各单位的请示必须及时答复。急事当天办理,一般问题三天内答复,重要事情不得超过五天。七天内不答复的,请示单位可按自己意见处理,由此而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由被请示部门负责。实行这一制度后,办事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范国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