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西安汽配一厂起用大学生组班子
仅一个月,生产效益就是前五个月的总和
本报讯 今年五月,西安汽配一厂四名大学生组建新班子,消息传出,如一石击浪,在这个厂激起了层层涟漪。全厂近千名职工既喜又忧。喜的是厂领导年富力强,有知识。忧的是工厂机构臃肿,非生产人员较多,有三个车间等米下锅已有几个月,出口产品外贸部门停止了收货,产品积压达八十多万元。新班子能不孚众望、挑起改变工厂面貌这副重担么?
实践证明:新班子是胜任的。他们在群众的支持下,走了三着妙棋就使这个厂子柳暗花明了。
一是实行“双定”,即定编、定员。按划分的职能部门定岗、定人,把从机关、科室退出的编外人员充实到生产第一线,使全厂非生产人员压缩到了百分之十九。
二是“包”字进车间。这个厂的汽门、弹簧钢板批量生产长期上不去,自由组阁的车间班子上任后,与厂方签订了承包协议,汽门、弹簧钢板产量分别比前五个月提高了百分之四十四和百分之四十。这个厂还对没活干的三个车间,实行了费用包干制,车间如果包不住自身消耗的费用,则按差额和比例扣除百分之二十的浮动工资。这样一改,任务不足的车间想方设法找活干,往常厂里每月要给这三个车间补贴三万元,六月份只补了二千元。
三是把积压的产品削价出售。这种作法从表面上看是亏了,实际上却把“死”物变成“活”钱。加之工厂又与销售人员签订奖罚合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仅一个月就销售出三十四万七千多元的积压产品。
这三着棋使这个厂六月份的利润达十四万四千元,是今年前五个月生产利润的总和。工人们都说:“有这样的领导,我厂这盘棋全盘皆活了!”(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