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书名《伪自由书》
丁乃宽
书名象人的眼睛,很受作者重视。鲁迅说:“一名之立,旬月踌躇。”他的杂文集《伪自由书》一名,就十分醒目、简洁、含蓄,而又耐人寻味,堪称睛目。
“自由”是一个很神秘的字眼,在旧中国尽管也有人喊得很响,其实没有自由。尤其有捕杀的罗网张遍的“党国”统治时期,连饭店、茶馆都贴着“莫谈国事”的告示,哪里还谈得上什么自由呢?唯其如此,人们便格外向往它。上海《申报》远在辛亥革命之前,就创办了(自由谈)副刊。这本来与国民党的“自由”是很不相干的。直到一九三二年底,该报才发表一些进步作家的杂文、短评,稍有革新,但结果就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攻击。几月之后,于一九三三年五月,《由自谈》编者发出启事,呼吁海内文豪,“多谈风月,少发牢骚”。事隔一年,《申报》主办人史量才又遭特务暗杀,至此“党国”所谓“自由”的骗局,也就暴露无余了。
鲁迅深知这一“自由”的真正含义,把他一九三三年一至五月寄给《自由谈》的文章,集印成册,在“自由”前边冠一“伪”字,作为书名,旗帜鲜明,寓意深刻。只此一个“伪”字,便抹去了鬼脸上的雪花膏;书名切中时弊,一语破的,也成为与读者共同着命运的东西,真可谓点铁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