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涓涓细流汇成河
——记西安市一商局“营业员写自己”活动
本报记者 赵冀广 张秦
“冷娃”是陕西土语,这个词既有倔犟、好胜的含义,也有生硬、冷淡的意思。西安这座文明古城大小商店里的“冷娃”,曾使许多省内外顾客败兴而去,留下了不愉快的回忆。
去年七月,伴随着文明礼貌的春风,西安市第一商业局开展了“营业员写自己”活动,引导广大职工用日常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去估量人生的价值,探索前进的道路,陶冶自己的灵魂。这一活动使一商局系统广大职工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有了可喜变化。那些受到“冷娃”怠慢的顾客们,不由得交口称赞起来。
让我们翻开桌上一叠叠营业员们自己写下的文章,去追溯一下他们思索、奋进的轨迹吧。
路,就在脚下
张月征,这个身体孱弱的小姑娘,曾经用十足的天真和无羁的遐想,为自己编织过一个又一个五光十色的理想花环,但当她因顶替母亲而落在西安人民服装店衬衫柜台这块现实之地时,顿感万念俱灰,牢骚满腹。
她在“写自己”的一篇文章中这样解剖当时的心情:“我觉得前途渺茫,我喜欢的美术、写作都将化为泡影,后悔和失望一起向我袭来。你掏钱,我交货,有什么出息?我开始对顾客厌烦、冷淡,沉下面孔,似乎我的‘厄运’是他们带来的。顾客要六六号的衬衣,我偏说只有六八的。因此,我眼前掠过的常是失望的脸庞,无奈的叹息……”
正当这个初涉人世的十七岁的小姑娘彷徨无计时,“营业员写自己”活动给她转变世界观带来了契机。去年十二月,小张根据自己的实际,写了一篇题为《路》的短文,出人意料地被局里办的小报采用,《工人日报》也很快刊登了。小张激动之余,经过一番思索,终于明白了“路,要靠自己脚踏实地去开拓”。
师傅们夸奖她写得好,同时要求她:不但要写好,而且应干好。从此,小张变了。一篇篇“写自己”的文章,拨开了迷雾,校正了她行进的脚步。一天,有位老大娘来到柜台前,要给外地的儿媳买件衬衣,不巧没有合适的规格。小张热情地说:“您上年纪了,上街不方便,留个地址,等货来了我给您送去。”一星期后,小张拿着几件不同花色的衬衣,来到郊区那位大娘家。大娘惊讶地说:“闺女,你咋拿来这么多?”小张说:“好让您挑呀。”
就这样,小张由冷转热,由懒变勤,思想境界不断升华。她还利用业余时间,翻阅大量服装专业书籍,写下了十几万字的笔记,并结合工作中捕捉到的需求信息,画了几十幅服装设计草图,供生产部门参考。现在,小张加入了共青团,还被评为公司的优秀服务员。她作为读书讲演团的成员,经常活跃在各单位的讲台上,用优美的语言和真挚的感情告诉青年朋友们:路,就在自己脚下。
舒适,并
不等于幸福
如果说张月征曾因站柜台而后悔的话,宁秋霞则曾为分到舒适的华侨商店而沾沾自喜。透过同学们羡慕的眼神,她以为自己找到了幸福。
但这种幻觉并没有维持长久。小宁在“营业员写自己”活动中写文章透露:(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