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从副业工到农机科研工作者
在我省职工读书、自学成才表彰奖励会议上,副业工刘应回从事农机研究的事迹,受到代表们的啧啧称赞。
刘应回今年三十九岁,现在富平县农业机械研究所工作。由于他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家乡群众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有深切的体会,并产生了改变这种状况的强烈念头。中学毕业回乡后,他首先自修了高中课程。刘应回是个副业工,他的工资应付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已属紧张,但他还是节衣缩食,购买急用的书籍和资料。无论是炎热难熬的盛夏,还是寒风刺骨的隆冬,他一直没有放松自学。多年来,他先后钻研了《农业机械》、《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和《高等教学》等大专课程,并在工作实践中掌握了一般机械设计、试验鉴定、推广引进方面的知识,具备了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二十多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的智慧和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近年来由刘应回先后负责和参与试制成功了十四项农机具研制项目,其中有五个经有关部门鉴定,分别获得省、地科研成果奖。尤其是2 ET——2型通用移栽机,填补了我省农业机械的一项空白。他试制成功的“2 B FG——6型施肥沟播机”,已在我省渭北旱原和山西、河南、甘肃等省进行推广示范。使用这种沟播机,在同等条件下每亩小麦可增产九十到一百五十斤,节约成本十七元,化肥利用率提高百分之三十。这项研究成果,今年已作为我省的农业机械项目列入全国农业展览馆。
(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