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4年12月11日
第2版
02

他们在秦巴奋起

——记周家湾路基工区读书小组

本报记者 薛瑜阳

在秦巴山的崇山竣岭中,襄渝铁路曲折蜿蜒,座落在万源和白沙之间,有个周家湾工区。这里,方正的石砌院墙衬着一排雪白的房舍,玻璃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院内菊花飘香,屋后白杨成排,显得格外清雅洁净。山坡的菜地上,青苗葱翠茁壮。新修的运动场上,“一、二”“加油!”吆喝、欢呼之声鼎沸,好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

可是,两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情景:

一九八一年底,组建周家湾路基工区时,十五名青年女工被调往这里。她们原想新工区一定是“天府之地”,可一下车,姑娘们傻眼了:头上青天一顶,脚下荒山一片;几间破房子孤零零地废在草丛里;别说电灯,就是水,也得爬坡翻岭到四里外的河沟去挑!粮食、蔬菜和日用品要到二、三十里外的县城去买……这一切,使姑娘们失望了。哭着闹着要离开这里。那时,她们除了发牢骚,就是睡大觉。只有两道伸向远方的钢轨,牵着她们思乡的心!

正当这时,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春风吹来了,姑娘们自筹五六百本图书,在工区成立了读书小组,组织阅读《邓小平文选》、《青年修养丛书》、《中国近代史》等书,她们边读书,边座谈讨论,姑娘们与张海迪比生活条件,与反击战中的英雄比献身精神,与革命先烈比工作条件,找出了自身的差距。青年女工张华说:“回想无所作为的过去,真惭愧!我们也要让青春的火焰在大巴山上熊熊燃烧!”青工李庆荣曾因未当上司机情绪消沉,读书活动中,他与书“交朋友”,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情与信仰》、《理想、情操和精神生活》等三十多本书,深受教育,写了一万三千多字的笔记。在他的带动下,读书小组不管是炎炎盛夏,还是凛冽的严冬,坚持学习,知识打开了青年们的心扉,她们振奋起来了!青年女工赵秀琴,考试一次过关,并热心给大家当辅导员,她认真教,大家努力学,今年上半年,有四人文化补课考试合格。现在不少人已成了铁路局表彰的优秀宣传员,三八红旗手或先进工作者。这个读书小组也先后被评为段、分局、局的先进小组和“三八”红旗集体。最近她们还受到省总工会读书成才表彰大会的嘉奖。

读书冲破了工区旧日的沉闷,激发了姑娘们生活的热情,她们利用工余、假日,自己动手做窗子,修门,砌围墙,种花草,开出三分荒地,还修出三百平方米的运动场地,使工区里里外外,焕然一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