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5年02月01日
第2版
02

从黄土地上崛起

——记国营新桥农场

位于毛乌素沙漠南沿、燕墩山脚下的国营新桥农场,拥有两万一千亩耕地、草地、林地。建场二十多年来,二百多名职工和他们的家属曾在这块广袤的黄土地洒下辛勤的汗水。然而,在“以粮为纲”的日子里,他们的日了越过越艰难。

三中全会的春风,使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复苏了。新桥农场在改革中把土地和农机具分配给农工,实行了家庭农场和大包干的经济责任制,在完成农场下达的国家计划后,超产部分归个人所有。农业生产中的灌溉、施肥、农副产品加工、储运、销售等服务性工作落实到个人,并实行工资浮动。这样一来,调动了农工的生产积极性。他们根据本地土质、气候的特点,开展科学种田,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坚持多种经营,大量种植向日葵、枸杞、地膜花生、西瓜等,当年就获得丰收,粮食总产五十九万斤,油料总产四十七万斤,总产值达四十三万元,职工平均收入也达千元以上,创了历史最好水平。农工张培仁在承包土地的同时,办了养鸡厂,仅此一项收入就超过四千元。

目前,因运输等问题解决不了,新桥农场的库房里堆满了难以远销的农副产品。为了使商品生产顺利发展,今年他们将修建农副产品加工厂以及肉狗饲养场、肉牛饲养场等,并成立起自己的购销公司。

目前,新桥农场正向现代化的目标迈步!

(竹平 志实 启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