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5年02月08日
第3版
03

陆游杀虎辨

商西西

偶读《诗话一百篇》,其中《陆游刺虎,血溅白袍》一节,根据陆游的诗作,讲述了一个诗人挺矛杀虎的生动故事。在文章中,作为佐证提到的,是陆游五首诗中的如下诗句:“奋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苍崖血如注”;“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貂裘宝马梁州日,盘槊横戈一世雄。怒虎吼山争雪刃,惊鸿出塞避雕弓”;“刺虎腾身万目前,白袍溅血尚依然”;“南沮水边秋射虎,大散关头夜闻角”。

其实,在陆游洋洋上万首的《剑南诗稿》里,有关杀虎的诗句,还可以再举出不少。如“前年从军南山南,……赤手曳虎毛毵毵”;“少年射虎南山下,恶马强弓看似无”;“挺剑刺乳虎,血溅貂裘殷”等。但遍览上述所有诗句,却未免令人大惑。你看,杀虎一事,陆游忽而说是在秋日,忽而说是在雪天;杀虎的武器,忽而说是“奋戈”,忽而说是“挺剑”,忽而说是箭“射”,更有说是“赤手曳虎”的;而杀虎时的穿着,则有“白袍”和“貂裘”两说;杀死的对象,又有大虎和“乳虎”之别。对这种情况,只能解释为陆游杀虎当有数头之多(其中一头,还是与其赤手搏斗)。但是,这样一位旷世绝代的杀虎英雄,其事迹为何正史、野史、笔记均不记载?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疑问,对陆游杀虎的真实性表示不信的,早在数百年前就有人在。清康熙年间有个对陆游颇为推崇的诗人曹升六,曾不胜感慨地写道:“一般不信先生处,学射山头射虎时。”今人钱钟书教授,对曹升六的这种看法,也是深表同意。

诗人写诗,难免要夸饰,要渲染,甚至还要虚构。因此,单纯凭借诗作来确定诗人的作为、经历,往往是不可靠的。仍然是在《剑南诗稿》里,还有“平生怕路如怕虎”这样的诗句;更有题名《畏虎》的诗:“心寒道上迹,魄碎茅叶低,常恐不自免,一死均猪鸡。”自然,也不可据此判定陆游就是见虎魂飞的胆小鬼。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