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5年02月22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三秦艺苑春意浓 朝阳 欢聚(散文) 欢度春节(剪纸) 新春联 时装上银幕 图片新闻 灯谜 名人轶事 访导演林子 谜底 诬 促 失踪的新娘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欢聚(散文)

肖重声

当我们走进桃李春饭店二楼餐厅的时候,美籍华人朱宝雍女士已经坐在桌旁等候多时了。圆圆的餐桌上,摆满了陕西风味的菜肴和点心,朱女士满面笑容地端起酒杯,说声“感谢大家!”随即一饮而尽。

朱女士四十出头,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她抗战时期生在兰州,随着做生意的父亲到处漂泊。大学毕业后,离台赴美,在一所大学教中文。这些年来,她多么希望能够回到故国看看啊!特别是对古都西安,更怀着浓厚的兴趣。几天来,她参观了秦陵兵马俑、乾陵、大雁塔等名胜古迹,并看了古老的秦腔。在离开西安的前夕,还特意邀请我们聚餐。

我们和朱女士无拘无束地一边吃,一边聊天。融恰而热烈的气氛,如同夏天的风一样吹拂着。酒过三巡,爱好音乐的小赵落落大方地站起来,热情洋溢地演唱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声激越,充满盛情,象一团火在飘荡,我们不约而同地击掌相和。镁光灯一闪,邻桌的一位海外同胞拍下了这幅动人的镜头。朱女士的眼圈已经湿润了,睫毛一眨一眨地说:

“我不会唱歌,但我想起了一首美国小调:

天大天蓝,

叫我不想他也难,

那不知情的孩子,

他还要问:

你的眼睛为么出汗?”

爱好诗歌的小王也即席赋了诗,谁知刚刚吟罢,朱女士就搂着小王抽泣起来了。过了好一会儿,她抬起头来,脸上还挂着晶莹的泪水。我们呆住了,怀疑这首抒发人生感慨的诗,触动了朱女士心中的隐痛,因为她在生活中遭受过不幸。我们正想安慰她,她却说:

“我回来以前,人家说大陆的人拘谨淡漠,对人表面应付,缺乏真情,但我和你们在一起,却象回到了自己的家,象和兄弟姐妹在一起一样,眼泪不由得就下来了。”

这时候有的让我唱歌,有的让我赋诗。我这破锣嗓子,能唱什么歌呢?生性又是个榆木疙瘩,又能吟出神采飞扬的诗吗?我作难了。记得朱女士说过,她的父母仍在台湾,也很想回大陆看看。蓦地,我想起了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于是执杯起立,念了其中的几节: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大家都出了节目,自然要欢迎朱女士来一个——跳个舞吧!她摊开两手说。“没有音乐,怎么跳啊?”我们说:“不要紧,让小王和小赵哼着伴奏!”朱女士愉快地站起来,瞧着几个男性。遗憾啊,我们没有一个会跳舞,只好说:“就让女同志带你跳吧!”于是,小王哼哼着伴奏,朱女士和小赵就在餐桌旁边翩翩起舞了。在我们的掌声中,朱女士兴奋地说:“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和女性搭伴跳舞!”我们一听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不知不觉窗外已经黑下来了。晚上,朱女士还想再去看秦腔呢,聚餐就只好结束了。临别朱女士感慨地说:“西安是个可爱的地方,再有你们这些可爱的朋友,就显得更加可爱了。我今天忘了带照相机,明天,我走以前和大家照几张像。”我们愉快地答应了,并约定明天去机场为她送行。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