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上有生理电
王新明
我们知道,线圈在磁场中运动,物质起化学变化,以及摩擦都可以产主电。可是,你是否还知道生物体内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同样也伴随有电的产主呢?我们把生物体内各器官在生理运动中产主的电称为生理电或生物电。
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可以看成一个超小型电池。以细胞膜为界,细胞膜外面显正电,电位较高;细胞膜内显负电,电位较低。膜内外的电位差可有数十毫伏,这个电位差我们称它为“静息电位”。当细胞未受到外来刺激时,“静息电位”就稳定在某一固定的数值,电极性为外正内负,称作“极化状态”。当细胞接受外界刺激后,膜内原来的负电位将迅速消失,并改变为正电位,即出现膜电位的倒转,由原来静息时的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这称为“去极化”。当外界刺激撤消后,膜电位将自动又回复到内负外正。在我们的肌体上,细胞具有某种有序化倾向,例如某处的多数细胞处于极化状态,在另一处多数细胞又处于去极化状态,于是便可以在这两处间观测到电位差。人体的任何组织都包含有亿万个细胞,当某一组织发生兴奋时,成千上亿个细胞都发生去极化的扩布,每个极其微小的电流通过合成,就可以得到一个较为可观的生物电流了,它可经过有一定导电性的有机体传到人的体表来。
生理电的用途很广,例如当人体产生病态变化时,由于生理反应随之发生了变化,所产生的生理电也必然有所变化,这时如果用某种仪器将它的强度、规律等参数记录下来,就可用它和正常人的生理电参数相比较,从而作为分析和诊断病情的一个依据。这也就是构成各种“生理电子诊断仪器”的基础。生理电包括心电、脑电、肌电、眼震电、视网膜电、皮电等,所以生理电子诊断仪器也就有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肌电图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