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5年09月10日
第2版
02

教师世家

——侯传钰一家出了八名教师

教师节前夕,记者访问了汉阴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负责人、共产党员侯传钰。他一家有八人是教师,被誉为“教师世家”。

侯传钰同志年已花甲,须发斑白,他在教育战线辛勤工作了三十五个春秋,去年六月才调到县政协的:老伴李晓芝,当了二十七年的小学教师,现已退休;他的弟弟侯利民、弟媳傅兰芝、大妹侯传凤、幺妹侯传芳、三女儿侯先莉、儿媳颜克荣,也在西安、平利等地从事教育工作。

侯传钰一家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当教师,这与侯传钰的影响分不开。解放前夕,侯传钰从陕西师专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五十年代初在汉阴中学任教时,他负责学校的教务工作,使全校教学质量在安康地区名列前茅;一九五六年在安康师范学校工作,光荣出席了我省先进教育工作者代表大会,又被选为出席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一九五九年反右倾和十年内乱时,侯传钰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和“牛鬼蛇神”,但是他为祖国培育人才的信念却从来没有动摇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侯传钰先后被调到汉阴中学、县文教局担负领导职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他培养的学生分布到全国各地,有的成了专家、教授,有的成了领导骨干,每当想到这些,他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侯传钰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他经常教育亲人们热爱教育工作,献身教育事业。他父亲死得早,弟弟、妹妹全靠他供养,他把弟弟侯利民培养上了安康师范学校,又考人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当了人民教师。大妹妹侯传凤高中毕业,问他考那个大学好,他说:“考陕西师大,将来当教师。”幺妹妹侯传芳一九五九年高中毕业,高考落榜,问哥哥选择什么职业好,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当教师好。”他还亲切地对妹妹说:“教师的职业虽是清苦,但它光荣而高尚,为祖国培养人才,有无限的乐越。”七十年代初,侯传钰的三女凡侯先莉高中毕业到太平乡大兴村插队,后来村上安排她担任代理教师,在共同的工作中。她和民办教师冯时辉确定了恋爱关系,不少亲友认为城里姑娘不应找个山沟里的民办教师。而侯传钰坚决支持这门亲事。还特地赶到乡下参加婚礼,鼓励女儿女婿作山区文化的传播者。

几十年来,侯传钰和他的亲人们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他们一家受到社会的尊敬,是当之无愧的。

本报特约记者 王友根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