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5年09月27日
第2版
02

要改革对采购员的奖惩办法

周围

不少工厂的仓库里,堆满了质次价高的原材料,有的已经开始霉变,有的已经锈蚀,这固然有管理上的问题,但采购员的责任也是推御不了的。

我想到家庭主妇们上街买菜,就是两根大葱,一把萝卜,也要在质量和价格之间再三斟酌,不厌其烦地挑来拣去,完了还要复复秤,生怕经济上吃了亏。因为这涉及到她们的个人利益,不得不认真。推此及彼,那些企业、公司的采购员们,难道都不如家庭主妇们吗?

其实不然。原来采购员们购货,是拿了公家的钱,为集体去采购的,“横竖不花自己的钱”他们只要完成任务就行了。

为此,我建议,采购部门不妨改革一下制度,让采购者的个人利益与他采购来的物品的质量、教量和价格挂起钩来,重奖重罚,这种怪现象就不会存在了。

其实,社会上这种慷国家之慨,不管产品质量优劣的怪象比比皆是。七月二十日工人日报头版登出的“冒牌货品打败了优质”的怪事,就属此范围之列。这种怪现象倒使我想起去农贸市场买菜,眼见一些办采购的家庭主妇,对价格和数量、质量极其认真。有的还常常要验验秤,难怪在农贸市场上很少有质次价高的怪现象。

一个是拿自己的钱为自己买菜,一个是拿公家的钱为别人采购,有人说两者不可比较。我说,怎么就不能比?略去良心与道德不谈,只要把制度稍稍改动一下,把采购者的个人利益与本人采购来的物品的质量、数量和价格挂起钩来,重奖重罚,这种“质次价高”的怪现象就能消除。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