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协作送来“及时雨”两厂同走致富路
西安市第一染织厂扶助武功县棉织厂摆脱贫困
本报讯 西安市第一印染厂与武功县棉织厂结成联合经营体,满腔热情扶贫帮困,使这个濒于绝境的企业起死回生,今年一至八月盈利十四万元。
十多年来,武功县棉织厂生产的床单布,一直由商业部门统一包销,经营上吃“大锅饭”。去年,由于产品缺乏竞争能力而大量滞销,三分之一布机停开,正式职工的基本工资每月下浮十元,于是人心浮动,职工纷纷离厂出走。在这种情况下,利润成倍翻番的西安市第一染织厂,经省纺织公司穿针引线,与该厂搞起联营。第一染织厂派出强有力的生产技术干部、工人,协助搞好企业管理,建立起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停止了职工每月下浮十元工资的决定,恢复起奖惩制度,并将全年盈利二十三万元的计划,交厂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有力的措施,使群众低落的情绪重新高涨了,生产基本恢复了原状。
产品单一、质量差,是武功棉织厂缺乏应变能力的关键,西安市第一染织厂从大局出发,不搞技术封锁,把自己在社会上最吃香的西服面料和派力司生产工艺,转让给这个厂,并帮助建起化纤一条龙生产线,在全厂开展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技术讲座,提高了职工的技术水平。三月份,化纤布一等品率只有百分之九,六月份就猛增到百分之七十一点五,生产的西服面料和派力司,也成为市场上的畅销货。
现在,武功棉织厂的职工由去年年底的四百余人增加到六百余人,产量由元月份的一万三千米,增加到二万一千米,全厂出现了热气腾腾的局面
(申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