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烈火熊熊见精神
记省一针漂染乙班青工奋力救火的事迹
本报通讯员 牛向阳
九月二十七日凌晨三点,陕西第一针织厂成衣车间裁剪工段因电线短路突然起火。这时,车间里空无—人。窜上窗口的火焰被漂染车间的王森平、董红卫看见了,他俩立刻奔向生产工段,一边跑一边喊:“火!快救火!”听说成衣车间失火,漂染车间的夜班工人们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纷纷从墙上取下灭火器跑向现场。
大家知道,在失火的裁剪工段前面,是一排排缝纫设备;后面毗邻的半成品库房里,堆放着几万斤坯布。如果火势继续蔓延,整个工厂就要毁于一旦。可是,隔着仓库,人们无法靠近失火现场。不能看着国家财产被大火吞没!火光就是命令。救火的人们果断地砸烂玻璃,一个个抱着灭火器从窗子跳了进去。这时,室内浓烟弥漫,呛得人透不过气。无情的火焰趁着窗口吹进的冷风,顺着坯布、木板呼呼燃烧。火焰窜上了天窗,窜进了库房,情况越来越危急。王民、郭炎、王发平、牛宝生、贺忠厚、张志敏、刘仲伸等几个人首先冲进大火,打开灭火器,接着,大伙组成人墙,几十个灭火器同时喷射……烈火终于被扑灭了。近半个小时的激战,虽然大家的脸上、身上溅满了泥水,泡沫,有的烧烂了衣服,烧焦了头发,擦伤了手脚。但是看着降伏火龙后保住的厂房、机器、坯布,参加救火的四十一名职工心中感到无比的自豪。
漂染乙班青年工人在没有一个干部指挥的情况下,自觉形成战斗集体奋力救火,使工厂避免了一次重大的火灾事故。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共产主义思想的凯歌。这种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受到了工厂的表彰和全体职工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