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5年11月08日
头版
01

工人报刊一定要为职工说话

十四省(市)工人报(刊)座谈怎样正确开展报刊批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问题

本报泰安讯 十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全国十四省(市)工人报(刊)在山东泰安市座谈讨论了工人报(刊)怎样正确开展报刊批评,为职工说话办事,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问题。

与会同志总结交流了这方面的经验及教训,并就此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工人报(刊),作为工会的机关报(刊),党和工会组织的“喉舌”,理所当然的要为职工说话、办事,坚决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怎洋正确运用报刊批评为职工说话,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与会同志联系当前实际,认为搞批评报道有“三难”:采访难、查证难、见报难。因此,要搞好批评报道,首先,要克服畏难情绪,排除阻力,敢于碰硬。其次,要从全局以及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抓住职工群众迫切关心的重大问题。第三,要主动取得党政领导和工会组织的支持和各有关部门的相互配合。第四,要注意批评稿件处理的时机、方法、形式和艺术,考虑社会效果。

与会同志认为,真实、准确是搞好报刊批评的关键。过去,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在报刊上开展批评的有关规定,其教训有三;一是只听“一面之词”,对被批评者或持不同意见者的意见听不进去。二是“单枪匹马”,调查处理中,没有很好地征求被批评者所在单位党组织、群众以及上一级党组织有关部门的意见。三是有些批评稿件感情用事,注意政策不够,有言过其实的问题。因之,批评稿件,一定要真实,要注意政策,要考虑社会效果。这是加强工人报刊党性的重要原则之一。

(郑统和)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