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他的一双手和一颗心
他的手掌,布满了又厚又大的老茧,这一般是体力劳动者的标志。可他一却是一名带“长”字的技术人员!
他就是助理工程师、西安市垃圾综合利用试验场的办公室主任杜效甫同志。
老杜所在的垃圾综合试验场,是专门为西安市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寻找出路的。二十世纪的城市垃圾,给人们带来了无限困扰,同时又给人们提出了“变废为宝”的更高要求。垃圾处理必须走机械化、化学化综合利用的道路。但是按世俗偏见,“处理”也罢,“试验”也罢,只要和“垃圾”二字相连,干这一行总是“没有出息”的。杜效甫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自愿来到这里,并决心致力于这种被人们瞧不起而又离不开的环卫事业的。
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由于经常和有关机械打交道,工作服总是油渍渍的。至于他那双勤劳的手更不用说了。
今年,试验场搞一项科研项目,用生活垃圾和粪便进行混合堆肥。这项工作谁也没有经验,他毅然带头去干。他不怕脏,不怕累,按时进行各项试验项目的测定和化学分析、虫卵死活鉴别等工作。堆肥试验中,为了形成通气孔,要将竹竿埋在肥堆中,两天以后,又要拔出来。几米长的竹竿被牢牢地吸附在肥堆中,拔出来是很费劲的。可他毫不犹豫地上去了,汗水湿透了衣衫,手上也打上了血泡,硬是一根一根地拔了出来。
有人问:“杜师,你是当官的,又有文凭,不坐办公室指点指点,整天忙手忙脚何苦呢!”
他笑着说:“我负责生产,又是搞机械的,不干,哪能掌握实际情况?”
如果说,人们只是注意赞誉他那
勤劳的、布
满老茧的手,
那么,他的那
一颗纯洁而赤诚的心,岂不更值得人们歌颂!?
薛青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