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个劳模的心愿
——记林蔚隆赴前线为战士赠送特效驱蚊膏的事迹
本报记者 张秦
一九八五年十月十六日晨,气候闷热的云南老山前线,雨雾蒙蒙,潮湿浓密的草丛里,十几名边防战士,静卧在距敌六十多米的前沿阵地上,观察着对面山头的越军阵地。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同时还爬着一位黑脸的汉子,他面前摊着披露水打湿的小本,红种的双眼紧盯着周围成群飞舞的蚊虫。只见他不时低下头来,用鼻子嗅嗅衣袖高高卷起的两只胳膊,在小本上仔细地记着写着。他就是经过长途跋涉,专程从西北来到云南老山前线的陕西省劳动模范、西安香雪化学工业公司经理林蔚隆。此时,他正在实际体验着自己研制的“留兰”牌驱蚊膏抗御、驱赶恶性蚊蠓的作用。
林蔚隆是人们并不陌生的一个农民企业家,他带领的一个近百人的乡镇企业,曾因改革和研制化妆品而闻名遐迩。近年来,林蔚隆在发展优质产品的基础上,又迈开了新的步伐,把日用化妆品种类扩增到八十多个,其中包括劳保护肤、营养护肤等。
今年六月,林蔚隆应邀来到广州军区某部,商讨有关产品的技术问题。中午吃饭时,同桌一位刚从云南前线回来的干部,闲谈中说到中越边境线上的毒蚊蠓危害极大,叮上皮肤就起包、化脓、淌血,结下一块块黑疤,外出潜伏侦察敌情的战士,一夜归来,往往就被咬起上百个疙瘩,红肿溃烂,痛痒难忍。
“为什么不用防蚊药品?”老林奇怪而又认真地问。
“国内外生产的驱蚊油、防蚊剂都用遍了,但最长只能耐四个多小时。”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位干部的一席话,震动了林蔚隆的心。他想,我是搞化学防护品试验的,怎能眼看着战士们挨毒蚊叮咬?他的脑海中立刻萌发了研制特效驱蚊剂的想法。
广州归来,老林就连夜请来专家,召开技术人员会议,找来同类产品的说明书、数据表和驱蚊药物配方,一个通夜就拟出了研制方案。听说要为老山战士试制驱蚊剂,职工们谁也不甘落后,一个个都上了精神。有些技术人员为了确定准确的设计数字,累了就睡在化验室桌案上;不少工人一个星期也没有回家。老林更是玩了命,困了,两肘一撑打个肫,饿了,抓个冷馍压顿饥。就这样,他们经过二十八个昼夜的奋战,反复试验几十次,终于搞出了特效驱蚊膏,室内化验结果表明,驱蚊力可达百分之八十。
驱蚊膏诞生了,但是否能抵御西南边陲的毒蚊蠓,大家还心中无数。于是,老林就带上了这种驱蚊膏,奔向老山前线。
十月十四日,林蔚隆带着六千袋驱蚊膏药物香水和近万元的慰问品,带着职工写给老山战士的几百封慰问信,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老山前线某部。连日来,他在硝烟迷漫的前沿阵地上,同战士们一起啃饼干、卧草丛、钻猫儿洞。他亲眼看到战士们被毒蚊叮咬留下的块块黑斑,心情十分激动,更加加深了为消除毒蚊之害研制驱蚊膏的决心。
经过连续三天的现场试验证明:留兰牌驱蚊膏涂在身上不沾、不粘,没有异常气味,药用功效可以保持十个小时以上。林蔚隆这种创新精神和拥军行动,进一步鼓舞了前方战士。最近,云南前线某部给陕西省、西安市和户县人民政府来信,高度赞扬了林蔚隆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决心把人民对子弟兵的热爱化为保卫祖国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