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收与“宴收”
西安亦杰
时下,验收名目之多恐怕是历史上少有的。诸如企业验收、基建验收、质量验收、财务验收、安全验收,卫生验收、环保验收,教育验收,连技校毕业生也要验收,等等。
验收多也罢了,却偏偏与宴会连在一起。笔者听到一首顺口溜:“验收验收,宴会上收。不摆宴席,光验不收。”也有目击者说怪话:“八路军吃共产党,公仆吃主人,会把社会主义吃空的。”顺口溜总不那么科学、准确,怪话是带气脱口的,未免有点偏激,但个中也有值得深思的合理因素。
我这个在清水衙门呆了多半辈子的人,十年九不遇地碰到一次技校毕业生的验收,我把心思全用在教学文件、资料、数据、实物的准备上了。有“内行”好心地提示:“你忘记了一项关于毕业生前途命运的准备——叫人家吃啥呢!”我说:“四菜一汤,小康水平。”“内行”笑我思想跟不上形势,是“开历史玩笑”。问题如此严重,我不得不去请教一些专家里手,从中领略启蒙:十菜一汤加啤酒,每桌六十元,为低标准;十二菜一汤加西凤,每桌八十元,为中标准;十四菜一汤加茅台,每桌一百二十无为高标准。“几天来,查行情,收获不小。”清水衙门的水也浑了一点,取了个低标准。宴会上,我也陪笑,然而是“苦恼人的笑”。验收总算通过了,差一点算没有捅下“大乱子”。
何谓验收?词书上说,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检验而后收下日验收。有些工作,为了促进达到规定的标准,进行检查验收是必要的,但不能验收成灾。大家生活改善了,对上级来验收的伙食安排好一点,也是可以的,也不一定要象五十年代那样上大灶排队买饭吃。但凡验收都摆宴席,就属不正之风了。如果不是以工作质量标准而是按吃喝标准,决定合格不合格,那就更与党风不相容了。
验收本为苦差事,要深入实际,细心考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帮助改进。为什么有些人爱好验收?因为验收已成了“甜差事”。其一,挺神气。他手里拿着“证书”.。验收时“嗯呵”一声仿佛都有内涵和外延。其二,有实惠。“马自达”迎送,宴席款待,末了可能还装点纪念品走。如果有那么一天,验收使验收者捞不到什么“油水”时,验收就会减少一大半。笔者深信这一天不久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