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秦岭之巅的养路工
新路道班作业于秦岭深处的平和梁上,海拔二千二百多米,是西万公路上最高的地段。这里人烟稀少,气候恶劣,每年的冰冻期长达四个半月,种庄稼难得成熟,栽蔬菜也长不大,吃水要跑几里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是,这个道班的九名工人,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把他们管理的路段好路率由百分之四十提高到了百分之八十。
养路工是最辛苦的。春季里要备料石,夏季要养护路面,秋季里要抢修水毁工程,冬季里要养护提高,做好防滑工作。一年四季没有闲暇工夫。一年多来,这个道班的工人从山上开采了三百多方条石、砌了五公里长的路沿,保证了地基不变型。他们还用片石、水泥浆砌了三公里长的水沟,改善了排水条件,减少了雨季的水毁损失。冬季里每逢下雪,他们一清早就带上好几样工具上公路,把早已备好的防滑沙撒在路面上,把汽车护送上梁顶。有时地层冻结一米多深,路边堆积的防滑沙冻得铁镐都挖不动,他们便放炮轰,用八磅锤砸碎向公路上抛撒,保证汽车安全顺利翻山。
新路道班的工人,不仅养路认真,而且也乐于助人。这里上不挨村,下不着店,汽车抛锚以后,司机便把道班当成了自己的家。养路工人为他们让铺,给他们做饭,还帮他们修车。去年春天,天津市宝抵县荣华贸易公司一位司机开了一辆黄河车翻越秦岭时,在平和梁撞到岩上了。车上有一只装柴油的大铁桶被撞烂了,装柴油直往外流。道班的工人发现以后,帮司机把车拖正,又找了个好桶子,换下了那个撞烂的柴油桶,并让司机在道班上吃了饭,热热和和地上路。还有一次,一辆面包车从紫阳县冒雨开往西安,途经平和梁时,两个轮胎都坏了。车上坐着两位美国客商和一位翻译,一时急得都没了主意。新路道班的工人看到后,便一齐上来帮他们拆换轮胎,修车,三个小时以后,这辆汽车又照常行驶了。美国客人很高兴,要送给养路工人八十元钱酬谢,被养路工人们婉言谢绝了。
住在公路边,工作在公路边,拾到货车上颠落的货物是常有的事。尽管他们的生活很艰苦,但却把拾到的整麻袋粉条、洋芋、羊肉,送到几十里外的公安机关,请他们帮忙寻找失主。有一次,工人陈德寿在路边的草丛中发现了一捆二百多斤重的印花棉布,他一个人背不动,硬是饿着肚子在那里等来了一辆拖拉机,把棉布扛上车,交送到旬阳坝派出所。
(王友根 张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