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6年04月18日
头版
01

青工周立一家自费万里赴南疆战士寄语亲人同心同德筑长城

本报讯 青年工人周立一家三口,自费赴老山前线慰问子弟兵,在战士中引起强烈的反响,部队首长亲自接见并予以高度评价,亲笔提辞:“普通一家不普通,万里送来拥军情,人民战士同理解,同心同德筑长城。”

二十九岁的周立是国棉二厂试验工,其丈夫方强是咸阳塑料一厂的推销员,夫妇俩被边防前线指战员戍边保国,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深深感动,他们利用探亲和调休假的时机,带上四岁的儿子全家一起,购置了一部价值四百余元的“卡西欧”电子琴和一把价值五十余元的二胡等慰问品,于三月十一日启程奔赴云南老山前线看望“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这个普通一家不远万里前来慰问子弟兵的行动,引起前线指挥部首长的高度重视。前指领导亲切地接见了他们一家三口,副司令员亲自陪同他们到前沿阵地慰问。高地上的钢铁战士为他们的行动感动得热泪盈眶,战士们抱起孩子亲了又亲,孩子被从这个阵地传到另一个阵地。当孩子天真地拿起电话话筒,给驻守在最前沿哨位的战士唱起《十五的月亮》等歌曲时,战士们振臂高呼:“理解万岁!”“亲人万岁!”战士们还把他们平时舍不得吃的罐头,以及子弹壳、钢盔和老山兰等珍贵纪念品争相送给周立夫妇和孩子,并纷纷在方强拿出的衬衣上签名题辞:“前线将士感谢你们!”在某前沿阵地,两名陕西籍战士握着周立夫妇的手,泪流满面,久久不能自制。他们包了一捧阵地上的焦土,委托周立夫妇带回家乡洒在养育他们的土地上,并且说:“请转告家乡亲人,有人民的战士在,祖国的土地一寸也不会丢!”

当记者问到周立夫妇此行的感想时,他们激动地回答:“我们是为了加深人民和战士的理解而去前线的,在血与火的战场,战士们对祖国的赤诚之心,震撼和洗涤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更加加深了对战士的爱。”

本报记者 郑升旭 桂维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