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6年06月24日
第4版
04

关于《孩子何辜?罹此磨难!》的讨论 

给孩子一点“安全感”

桂维平

我国《婚姻法》第三章“家庭关系”第十七条明文规定:“父母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抵制各种有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精神因素,是每位家长当仁不让的职责。然而,《陕西工人报》六月三日所载的《孩子何辜?罹此磨难!》一文中披露的这对年轻夫妇只顾自己“及时行乐”,把孩子当作“皮球”踢的行为,不禁使我想起英国画家麦克考米一幅连环漫画中的人物——一位名叫赖尼的小朋友。

赖尼是一个时运多蹇、道路坎坷、值得人们同情的孩子。父母失和,大打出手,双亲濒于离异境地,赖尼被无情地抛弃,失去了应有的“安全感”。这些有意无意让他身心备受创伤、磨难,使幼小的赖尼险些成为一个边缘综合症患者。

这里所言及的“安全感”,就是儿童从小在他双亲身边所得到的一种赖以生存的依附感。所以双亲关系一旦发生危机,对孩子的精神刺激就可想而知了。据有关资料表明,由于双亲死亡、离婚、分居而造成儿童精神崩溃的不乏其例;更有甚者,导致个别有敌意或孤独排斥感的儿童走上自杀的道路,或一蹶不振,跌入犯罪的泥坑。

赖尼的故事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家长应走到孩子的精神王国去,父母彼此相处方式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模型。诚恳希望这对年轻夫妇能回心转意,真正无愧于“父母”的神圣称呼。

我家又添一朵大红花 罗保根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