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微服”的反思
石闻
最近,报刊上陆续刊登了一些领导干部微服出访,解决行业不正之风的报道,阅后不禁感慨系之,喜忧掺半。
喜的是,领导干部深入实际,体察群众的疾苦,既可抓住典型,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又可避免那种兴师动众搞检查团,劳民伤财走过场的弊端;忧的是,本来是人民群众一员的领导干部,即是“常服”就应该解决的问题,却要“微服”方能弄清和解决!在封建社会,那些身为老爷的民之“父母”,出则鸣锣开道,回避肃静,老百姓望而生畏,少数清廉的微服私访,为民申冤,群众呼之为青天,当属自然。而今天作为人民公仆的领导干部,也靠“微服”解决问题,而且还成为新闻,这就不能不令人深思,从而想到了领导和群众之间的隔膜和鸿沟。
其实,领导干部就生活在群众中,若不是有些人人为地划地为牢,搞什么“高干楼”、“书记院”,检查工作时前呼后拥,看朋友逛商店也要车来车往,类似服务态度、交通秩序、这霸那霸这些鼻子底下的事,本可尽收眼底,何劳微服?何况,此类问题,群众不知反映过多少次,若主管部门不是因人而异,也像揩了市长的油,辱骂了领导、名人、洋人那样认真对待,严肃处理,则何以不令行禁止!由此看来,关键还是个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上的问题,否则不管是身着何服,也难以解决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