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服的“小包袱”之谜
朽木
日本妇女腰带怎么那样宽大?和服为什么背后要背个“包袱”?下面姑且依据前不久我的日本朋友平山京子所介绍的“日本和服腰带的来历”加以说明。
日本的和服,古时候是从中国唐朝引入的。据日本《大宝衣服令》记载,约在公元七世纪时,中国的唐代服装引起了日本人的兴趣,日本人模仿女皇武则天的服装,在《大宝衣服令》中,也像中国官服一样,对文武官员及其家眷所着衣服和衣带,做了不同等级的规定,妇女的和服所打的衣带结也成了高贵和低贱的像征。到公元十四至十八世纪的江户时代,腰带的等级差别越来越大,富人的衣带宽大目质地高贵,官员和贵族多用从中国进口的丝织品,衣带最宽可达30厘米。
最初仿唐式女衣带结的打法很麻烦,在腰前系两个圆圈,发展到汀户时代,衣带结法花样繁多,但在社会上最普遍流行的是“御鼓”结,这种衣带打起来象鼓一样横在腰间。按着人们的习俗,已婚的妇女把带结打在身前,未婚女子则打在身后。后来一些已婚的妇女感到高高隆起的宽大衣带结在身前做事很不方便,加之希望自己显得年轻,也都改在身后打结。发展到明治时代,妇女们在身后打衣带结遂渐沿袭成习。
当今,我们所见到的日本妇女和服背后的方形“包袱”,就是流传下来的“御太鼓”衣带结,是用一条4米长、30厘米宽,质地考究的衣带缠腰一圈后,前面插入带板,将衣带的一端在背后叠成方形横筒,再用一根细带固定而成。为不使衣带下滑,和服后背还要装饰“一带枕”和提带。目前日本服装师又制造出有现成衣带结的衣带,省去了打结的繁琐。“小包袱”里装的是什么?一般衣带结是什么也不装的,只是少数身材瘦小的女子为了显示身腰丰满,常在衣带结里塞上一条毛巾,使之隆起。
按日本的风俗,衣带不仅是妇女和服的装饰品,而且还是婚丧嫁娶的珍贵礼品。特别是男女订婚时,衣带成为男方送给女方的重要彩礼。人们依据衣带质量的高低去衡量男方的富有程度和女方的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