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天才的悲剧
有这么一则新闻:一个名叫赛达斯的美国人,刚满六个月就会读英文字母:两岁开始学习中学教程;四岁从事写作,在报刊上发表了三篇文章;六岁从事学术研究,发表了一篇解剖学论文。十二岁进哈佛大学就读,十四岁那年,在一次作公开学术报告讲演中,当听众报以掌声时,赛达斯竟背过身去狂笑不止。因精神病,他被送进了医院。病愈后继续攻读,十七岁才毕业。到二十一岁时,他当了一名普通商店的店员,工薪待遇低徽。
赛达斯的“天才”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赛达斯的父亲是个心理学家。老赛达斯认为,人脑可以经过专门的训练,获得特殊功能。当小赛达斯刚一出世,他就在小床的周围挂满了英文字母,并不时在他身旁发出字母的读音。结果六个月后,婴儿会读出全部英文字母。接着他又用各类教科书取代了儿童玩具。于是,赛达斯从小就被数学、物理学、化学、语言学等科学知识所包围。可以说,他的整个幼儿和童年时期全部在苦学中度过的。极度的训练,弄得孩子早熟。尽管小赛达斯天生聪敏,然而过重的负担,折腾坏了身体,引起神经失常,沦为精神病患者。
赛达斯的悲剧告诉人们:物极必反。造就人才也得遵循科学规律办事。尤其对于青少年,只有注意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才能健康成长。
(黄闽雄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