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日本人的吃
舜铭
在日本期间,感到了日本人与国内人在饮食方面存在着很大距离。有人说,日本现在已进入了一个想吃什么便有什么的“饱食时代”,普遍的日本人已不喜欢吃油腻和甜食,而喜欢吃清淡的、半生的菜肴。例如生拌凉菜、生鱼片、生鱼籽等等。吃饭以菜为主,主食米饭则吃得量很少。面至多一碗,大约二两。食堂里的饺子,一份六个(个比国内大),三百日元,合人民币近六元。日本人一次吃一份足够了,但配以大量菜和小吃,象国内一次吃二、三十个饺子的,没有。日本人在吃的方面越来越讲究营养,量越来越少,质越来越精。这个“精”不是指的东西贵、好吃的,而是指营养价值。主妇每天要算出每个人的营养的摄入量以及食品选择的最佳价格,很有科学性和计划性。在日本当个好主妇是很不容易的。人们,尤其是中、青年对甜的东西已不感兴趣,咖啡店里,糖摆在桌上,随便取用,不少人宁愿喝不加糖的苦咖啡。据说糖可以增加热量,储存体内,使人发胖。东京一家老字号糕点铺,最近做豆馅时用的砂糖比以前减少了百分之三十,以便能继续受人欢迎。中国饭馆在日本仍是最兴盛的,不过那里的中国菜大部分已经变了味,适于日本人的口味了。麻婆豆腐是日本人喜爱的菜肴之一,我在饭馆里吃到它时,竟面目皆非,叫不出它的名字了。去东京相模女子高中参观她们的烹饪课,课上学生们问我国麻婆豆腐的诀窍,我说:你们吃的麻婆豆腐已经是日本化了的,中国的麻婆豆腐有两大特点,麻、辣,这点在日本做不到,一来你们不吃辣的,二来你们没花椒。
最近,米粥在日本又兴盛起来,各家庭小饭铺、中国饭馆纷纷开始供应米粥,原因是人们认为米粥对身体有益,有美容效果,顾客还可以在喝粥时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来调味。因此,日本大企业领导人和著名人士的朝食会上也开始喝粥了。东京神乐坂有家粥铺,去喝粥的人络绎不绝,买卖做得挺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