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起名字
任知
读了《陕西工人报》八六年十一月十一日喆夫的《说说给孩子起名字》一文,我以为除了该文所说的诸般讲究而外,起名字还应注意用字的规范化。
笔者在学校工作。据所闻所见,中小学生中,名为壄、嶽、寗、恳、X、傑、窸、喆者屡见不鲜。这些学生,多数不知名字含义,更有常常写错者。上述人名用字,乍一看,似乎读音特殊,含义深奥,凡人英测,其实不过是野、岳、宁、恩、升、杰、德、哲等常用汉宇的异体字而己,并无半点神秘之处。然而,它们却使许多人包括一些老师观而迷惑,望而生畏。
上举诸异体字,早在一九五五年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异体整理表》中就已废除,之所以仍留存于字典之中,乃是以备阅读古籍查考之用,并非表示可作规范汉字使用。某些人不知所以,用这些废字为小孩起名字,自以为学识渊博,高人一筹,既免同名,又显高雅,殊不知这乃是对文字改革的一种反动,既不方便别人读写,更不利于小孩社交,远不如使用规范汉字好处多。
最近,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重新发表了一九六四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明确规之要用总表规定的简化字,不用繁体字和未经规定的简化字。为父母者,在为子女起名字时,不妨广选吉字,力求高雅而又不出规范,大可不必让“寿终正寝”多年的异体字“死而复生”,重现于现代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