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6年12月09日
第4版
04

为了“阳春白雪”的普及

——访著名女指挥家郑小瑛

桂维中 桂维平

得悉郑小瑛应邀前来西安指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演奏的消息,星期天我们便匆匆赶到她的下榻处——人民大厦采访。提起这位蜚声中外的指挥大家,人们谈论的话题往往离不开她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她在指挥方面的卓越才能,对于她在普及歌剧及交响乐方面所做的一切,却很少有人提及。谈起这方面的话题,郑小瑛向我们讲了一件她难以忘怀的往事:

一九八四年,中国歌剧院重新公演世界著名歌剧《茶花女》。演出开始后,主人公玛格丽特的悲惨遭遇并未引起观众的共鸣。观众席上一片嘈杂,心不在焉的观众却在热烈地聊天。演出中,不时有小青年跑到乐池边询问郑小瑛:你们的演出怎么连一句台词都没有?面对这无知的提问和嘈杂的人声,郑小瑛感到一阵揪心,她为此而痛心,亦为此而不安。

这件事使郑小瑛意识到:十年荒芜的音乐舞台不汉耽误了象自己这样的音乐工作者,也造成了我国音乐文化水平落后于时代的悲剧。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驱使她要改变这种“曲高和寡”的现状。她独出心裁,在每场演出之前,举办了一个二十分钟的音乐欣赏讲座,帮助观众理解将要观看的演出。为了使更多的人听到讲座,她自己上街大声吆喝,招徕听众。久而久之,这种演出前的讲座竟成了她指挥演出的前奏,只要是由她指挥的演奏,开演前准会有这样一个二十分钟的讲座。凡是她的学生指挥演出,她也要赶去讲上一课。对于女指挥家的这番苦心,许多人感到不理解,个别人还冷嘲热讽,认为她是出风头。面对闲言碎语,郑小瑛没有退缩,更没有埋怨,她仍然不辞辛劳,默默地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为了办好这二十分钟的讲座,她常常在紧张的排练之余反复拟定讲稿,仔细进行录音。为了提前赶到剧场,她不得不放弃乘专车的机会,提前一小时抱着录音机去挤沙丁鱼罐头般拥挤的公共汽车。赶到剧场,还是自己动手搬桌子布置讲课现场。就这样,她在全国各大城市指挥演出《茶花女》、《卡门》、《费加罗婚姻》、《蝴蝶夫人》等等剧目的同时,义务举办了这类讲座二百九十余次,直接听众达十三万人次。

谈到近年来方兴未艾的交响乐,郑小瑛说:交响乐具有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是很富有表现力的,是典型的“阳春白雪”,它同歌剧艺术一样也面临一个普及的问题。严格说来音乐是不能够完全用语言来表达的,但我以为,给大家些拐杖,引大家入门,让大家懂得怎样欣赏交响乐,也是必要的。为了使更多的人理解交响乐。郑小瑛经常去厂矿企业举办交响乐欣赏方面的专题讲座,同时仍发扬她既指挥演出又负责讲解的老传统,为交响乐的普及奉献着自己的心血。她在北京东城区举办了一个系统的交响乐欣赏讲座,吸引了众多的交响乐爱好者,一些远在通县、石景山的听众也专程赶来听讲座。这次她应邀来西安,在繁忙演出的间隙,仍在西安交大、解放军第二炮兵技术学院等单位为我们举办了交响乐欣赏辅导讲座……

郑小瑛近照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