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6年12月23日
第2版
02

把文明节俭办婚事当成一项大事来抓

省委宣传部等单位召开“移风易俗文明办婚事”座谈会纪要

编者按 本报关于婚事大操大办之风何以愈演愈烈的讨论开展以来,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广大青年、家长、工会工作者踊跃参加了这一讨论,在数百篇来信来稿中,有关于婚姻现念、消费观念以及自立意识的争鸣讨论,也有对各级组织工作的建议与意见,在讨论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刊登了省委宣传部等五个部门联合召开的婚事新办座谈会纪要,以此作为这次讨论的小结。

十二月十六日,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省总工会、省妇联、团省委在西安联合召开“移风易俗文明办婚事”座谈会,现就座谈中提及的有关问题纪要如下:

婚事大操大办已成“社会公害”之一

座谈会上,西安市妇联副主任蔺宝茹通过省市和新城区妇联对五个工厂294名城市男女青年婚事操办的调查,提出青年婚嫁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升级主要表现是:一、操办的费用增多了。1979——1982年结婚费用男女双方人均支出1500元,去年和今年为3200元,七年增长了106%;二、小家庭基本建设的标准高了,1979—1982年结婚用于小家庭基本建设的投资人均960元,去年到今年人均1900元,增长了102%;三、请客吃饭花费多了,1979——1982年结婚男女双方用于请客吃饭人均支出700元,去年到今年为950元,增长了31%,四、依赖父母操办婚事的数量大了,1979——1986年结婚青年操办婚事靠父母资助的部分由63%上升到78%;五、少数人为婚事借债数也在增大,借债者由1979——1982年人均债务400元上升到今年的人均债务1120元。

关键在于观念的更新

怎样才能使文明办婚事的新风普及呢?省妇联副主任李怡霞提出要重视解决“三个要素”;一是心理要素,即办婚事在气氛上要喜庆、热闹,感情上要轻松、愉快;二是思想要素,即观念上要新,内容上要新。要体现八十年代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经济要素,即在财力上主要应靠婚姻当事人自己的劳动所得,量力而行。要在青年中倡导自立意识,父母可以帮助,但子女不应依赖,更不能以靠父母和讲排场为荣。

团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苏华说:在最近调查问答中反映,青年对“你认为最好的结婚仪式是哪一种”的回答是:赞成“简单仪式”的占40.6%,赞成“旅游结婚”的占26.7%,赞成“集体举行仪式”的占13%,赞成“不拘形式”的占12.2%,而赞成办酒席请客的只占7.2%。尽管这样,但在实际上,社会舆论还使他们不得不举行铺张浪费的结婚仪式。因此,更新观念,造成一种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是革除办婚事中的陈规陋习,提倡文明节俭办婚事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全省敲响婚事新办的锣鼓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毛生铣在会上讲话,要求各级党政部门和有关单位对婚事新办足够重、充分支持、认真引导;要求广大职工尤其是青年人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和合理的消费观念,反对依赖父母的旧观念和铺张浪费的陈规陋习,在全省敲起婚事新办的锣鼓。会议还要求工会、妇联、共青团各群众团体充分发挥组织作用,把移风易俗、文明办婚事的具体思想引导工作、具休组织工作和具体经验推广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 (明烛 春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