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04月09日
第2版
02

浪子回头在疆场

——记老山前线某部战士李明

杨科社 李学文 范国俊

谁能想到,过去还是浪荡子的李明,如今竟被老山前线某部三连评为“优秀团员”,谁又能想到,就是这位原来的“刺头兵”,现在被连队评为“战斗模范”。然而,这都是事实。

李明出身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在医院工作。孩提时的李明天资聪颖。父亲期望儿子将来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把他视为“掌上明珠”。

父母的宠爱,使得李明从小就无所顾忌,成了家中的“小皇帝”。上学时,他是班里有名的“惹不起”,还爱讲点“哥们义气”。有时还与一伙“朋友”流浪街头。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育,他却听而不闻,满不在乎。

1985年底,李明从家乡宁强县入伍。同志心,战友情,并未使他的心热起来,常有私自外出的现象。战友和连队干部批评帮助他,他反而顶顶碰碰。部队即将赴滇参战,全连80多名战士写了申请书和决心书。唯独李明呈交的是留守报告。他所在的三排八班干部战士轮流做他的思想工作,最后才勉强和战友们一起踏上征途。 去年4月16日,三连奉命坚守某阵地,几天过去了,李明还未站过一班哨,都是班长替他的。一天早上,副班长让李明喊班长吃饭,发现班长因疲劳过度而昏倒在地,便批评李明:“你惭愧不,都是为了你呀!”这要在过去,李明准会来“硬”的,甚至动起拳脚。这回出乎意料,他却一声未吭,连忙抢救班长。上午,班长身体刚好一些,就对李明说:“我来做饭,你当帮手好吗?”李明十分惭愧地回答:“班长,从今天起,我一切听你的。你因为替我站了九个晚上的哨,才累昏在地,我李明就是死也心甘情愿”。就这样,他终于主动执行任务了。班长看到李明的进步,不由得暗自欣喜。

一天中午,还击越军偷袭的战斗打响了,阵地上枪声、手榴弹爆炸声,震耳欲聋。李明看到班长和战友们勇敢杀敌,自己也把手榴弹的盖儿一拧,引线一拉,把一枚手榴弹掷了出去。不巧,这枚手榴弹碰在工事钢架上弹了回来。在这危险时刻,班长一个箭步跃过去,拣起手榴弹向敌人投去,李明脱险了。战斗结束后,班长没有给任何人说起这件事,而李明的心头却受到强烈的震憾:班长冒着生命危险抢救自己为了什么?打这以后,他痛恨自己所走过的路,也感谢所有挽救过他的人。他暗下决心,在这血与火、生与死的老山战场上,洗刷自己的耻辱,净化自己的灵魂。

九月初的一天,李明和九班长一块下阵地背罐头。九班长看他病刚好,只让他背一箱,他说啥也不肯,硬是背了两箱。还有一次,上级要求他们连加强修固阵地,李明在拆废旧工事时被地雷炸伤。他瞒着班长,带伤下阵地背菜。完成任务后,他才悄悄找到卫生员,从腿上取出了几块弹片。连队党支部了解到了这些情况后,在全连表扬李明顽强战斗的精神。国庆节那天,也就是李明入团后的三个半月,他郑重地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返回阵地后,连队领导让李明安心休养,可他却坚持昼夜站岗执勤,百倍警惕地守卫着祖国的南疆。去年十一月底,他被连队评为“优秀团员”和“战斗模范”。

远在数千里之外的父母得知儿子的喜讯后,高兴得老泪横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