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骗子和法官挂钩之后
“殷庭长怎么和骗子成了搭档!”乾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临平镇法庭原庭长殷民生的消息传出后,一时成为当地街谈巷议的新闻。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为“朋友”乔装打扮
那是1984年,乾县临平镇来了自称夫妻的一男一女。男的叫孙和平,三十来岁,职业不明;女的叫李素清,在镇上经营理发业。次年秋,殷民生庭长的爱人史某结识了孙和平夫妇,便成了孙家的常客。在闲淡中,三人多次商谈两家合伙做生意,由孙和平去陕北倒贩羊毛、毛线等土特产。
殷民生身为庭长,但几年来也为别人发财眼红,只是苦于没有门道。听了妻子诉说,他便亲自去孙家交涉,并筹款1500元交给孙和平。不久,孙和平和史某来到法庭办公室,说为了住宿方便,要开一个证明他是法院干部的介绍信,殷庭长痛快的点头办妥了。接着,孙和平又提出给他办一个法院干部的工作证,借一套法院干部服装的要求。有庭长作主,不但工作证顺利地办了。史某还将带有国徽的大盖帽及缝有肩章的法院制服送到孙的手中。于是,这个冒牌法宫便踏上了北上的旅途。时间是1985年11月19日。
塞外奇缘
孙阳平离开乾县后,殷庭长翘首等待发财的佳音,谁知孙某却在榆林县的镇川堡扎下了“根”。
原来孙和平在榆林镇川堡某旅馆里,认识了该镇的未婚女青年常某。姑娘为逃出穷山沟,更为这位自称为“临平镇法庭庭长”的年轻法官所倾倒,于是,两人在当年12月23日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并闪电般地结合了。新婚旅行到延安后,两人住在姑娘姑夫工作的某宾馆。细心的姑夫对外甥女的这位从天而降的“佳婿”有些不放心,便挂长途电话询问乾县临平法庭有无此人。殷民生竟回答说:“孙和平是我院干部……”就这样,庭长又帮孙和平闯过了一关。
法官骗子双落网
这次陕北之行,孙和平真可谓春风得意。但高兴之余,却有几分焦虑:做生意的钱已全部作了“新婚”费用,该如何向庭长交待呢?孙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二返镇川堡打起了老岳父的主意:“乾县那个地方粉条价大,销路也快……”老汉觉得有女婿亲自办理,还有什么不放心。便同粉走联系,让孙拉芝了一汽车粉条,共计一万余斤。孙将粉条运回乾县卖后,所得钱款除了部分偿还殷庭长外,其余挥霍殆尽。
孙和平冒充法院干部,招摇撞骗被榆林县人民法院以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乾县人民法院根据殷民生的犯罪事实,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在法庭上,殷民生流着眼泪说“我是政法干部,执法犯法,罪有应得。”
(屈喜成)
题图积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