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两个老油工的故事
在延长油矿最老的七里村矿区,我们遇到了两位年愈花甲的老油工。按年龄他们早该“坐享清福”,可他们却还穿油渍斑斑的工作服,活跃在矿区工地。
63岁的崔玉奎原是六级采油工,1985年,他刚一退休,组织就让他到北戴河去疗养。老崔在北戴河没住几天,就喊着要回陕北。在同志们的劝说下,他仅在那里呆了一个月,疗养期不到就赶了回来。老崔的孩子们都参加了工作,按说他退休回家后也该清闲清闲吧,他却说一辈子忙惯了,硬是申请要回原来的采油队去继续义务采油。
老崔的脾气大家知道,他要认准去干的事,就是九条老犍牛也别想把他拉回来。没法,领导上只得让他去了。重返采油队后,他先是在离矿区20公里外的中村采油。为便于工作,又不致干扰别的同志,他自己联系住在一家农民的麦草窑里。采油队搬迁到杨家沟后,他干脆住进了一个早被山里人遗弃了的破窑里,自己做饭自己吃。杨家沟离城远,没有新鲜蔬菜,他就想法弄点干咸菜,或野菜将就着凑合。晚上,他还架起老花镜,爬在用墨水瓶改制的小煤油灯下,还写几句小诗以抒情怀。
67岁高龄的拓芝德老师博原来是个钻工,十年前就退休了,可人们总见他在矿上急匆匆地忙这忙那。
一天,他见人家砌水池搅拌水泥忙不过来,招呼也不打,就将自己的袄袖一挽,把干瘦的胳膊伸进冰冷的水泥里搅拌了起来。别人劝阻他,他说,自己过去就这么干。当拓老的胳膊被清水洗干净后,他的胳膊已被水泥蚀得红溜溜的……
平时,拓老总是随身携带着一些小工具,到处找活干。他常在存放自行车的地方敲敲打打地修理自行车,问他给谁修理,他总是回答说:“不管是谁的,有毛病就修。”我们见到拓老时,他正给矿区水管上安装开关闸。他笑着告诉我们,这里过去一到冬天吃水就困难了,原因是这里冻得厉害,水管里的水早早就被冻住了。去年他想法一方面将水管加大倾斜度,另一方面在房子里安装了开关。这样,开关冻不住就好放水。现在,他又在改装开关,想法让大家节约用水。 (任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