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省又一震动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
法门寺“真身宝塔”下发现神奇地宫
地宫内珍藏着佛指骨四节和大批稀世文物
本报讯 我省考古工作者最近在抉风县法门寺塔下发现一座神奇的地宫。地宫中珍藏着佛祖释迦牟尼的四枚指骨舍利和一大批法器、金银器、丝绸织物以及瓷器、琉璃器。除丝绸织物中有一部分因年久灰化外,其余文物仍保持着一千一百年前的光彩。专家们认为,象这样完整的唐代文化的发现,在我国考古史上还属绝无仅有。这是我省考古工作者继半坡遗址和秦俑坑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说,这一重大发现必将震动世界。
法门寺塔始建于东汉桓灵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被称为“关中塔寺之祖”。重建于明代的法门塔从清代起开始向西南倾斜,一九八一年秋雨中上部坍塌。一九八七年,陕西省暨宝鸡市政府决定拆掉旧塔重新修建。今年四月初在清理塔基时发现地宫。
地宫全长21.2米,宽1.5—1.9米,分台阶、平台、甬道,和前、中、后室及小龛七个部分,全部用大理石和青石砌成;甬道中的两块石碑详细记载着唐懿宗咸通十五年正月送佛骨的事和地宫中所藏器物的名称,质地、重量、数量等。经核查,实物与碑文相符,丝毫不差。
地宫前中后三室都安放着佛骨,其中后室两枚。佛骨长约一寸二分,呈圆形,色白如玉。都保存在制作精美的金、银,玉函中。其中一枚放在一套八层宝函中,宝函的第一层为檀香木,第二、四层为银质鎏金,第三层为纯银,第五、六、八层为纯金,第七层为玉石。佛骨就放在第八层中。
出土的金银器、丝绸织物等大都器型大,品格高,多为唐代皇帝奉赐。其中有1.96米长的四面十二环金银禅杖、金丝袈裟和武则天皇帝所赐绣裙等。
本报记者 叶广芩 杨乾坤
本报通讯员 明 镜